
2月18日是元宵節的前一天,武警安徽省總隊合肥支隊十九中隊里年味濃濃。圖為晚飯時,指導員王宏為戰士盛湯圓。
“對黨忠誠,敢打必勝,不辱使命。”伴隨著響亮的飯前口號,軍營里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元宵節。
2月18日,在武警安徽省總隊合肥支隊十九中隊慶元宵活動現場,官兵們自己揉面、和餡、做饅頭,食堂里充滿了歡聲笑語。
一名正在揉面團的戰士格外引人關注。一捧白面,一碗清水,經過他手的千層饅頭就和藝術品一樣,層次分明,厚度均勻。
這是彭光眺的“拿手活”。入伍8年來,來自西安的他一直忘不了家鄉味道。因擅長制作面點,每逢節假日,中隊廚房里總少不了他的身影。今天,彭光眺在面團里加了一層豆沙,“這樣蒸出來更香,更有味道。”不一會,炊事班自制的手工蛋撻也上桌了。在軍營里,這道烘焙美食熱搜榜前三名的小甜品有了創新做法。“我們將碾碎的奧利奧撒在蛋液上,顏色好看,也很甜。”李善歡笑道。
此時,炊事員皺曉東正在操作間里為大家烹制菜肴。操作臺上擺滿了雞蛋、肉末、粉絲、韭菜、茄子等各色新鮮食材,就在今晚,它們化作廚房交響曲的音符,在戰士們手中煥發著活力。
一道道創意十足、誠意滿滿的佳肴新鮮出爐,當戰士們把親手做的蛋撻、饅頭等食物從烤箱里拿出來品嘗時,滿臉都洋溢著開心的笑容。
湯圓是元宵節餐桌上必備的美食。不同于尋常人家圍坐在一起吃湯圓,軍營里的元宵節,雖然有不能回家的遺憾,卻多了一份和戰友一起堅守的熱鬧。對一群因執勤而無法回家的武警官兵來說,無論身在何處,只要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湯圓,心里就會有滿滿的暖意,那味道,蘊含攜手并肩的歲月。
“很好吃,很熱鬧,很滿足。”對于第一次離開家鄉,遠離父母的新兵黃河來講,在軍營里的第一個春節很是難忘。“以前春節都是親戚間串門,現在各個班級里串門,幾十號人,大家圍在一起聊天,很熱鬧。”今年年三十,執勤結束的黃河來到炊事班幫廚,當炊事員遞給他一條魚時,他愣住了,“這是我第一次洗魚,鮮血淋淋,無從下手。”在炊事員的指導下,現在的黃河不僅會洗魚,包春卷、做蛋撻也不在話下。
元宵節,月圓燈圓人團圓。每到此時,老家在河南、五年沒有回家過過年的劉帥朋總是很思念家人,他能做的只有熄燈前打個電話回家,“家人已經習慣了過年過節沒有我。”劉帥朋笑著說,雖然遠離家鄉和親人,但軍營中過節也同樣火熱,“沒啥!一家不圓,萬家圓。”
“年味”漸淡,“戰味”更濃。離開營區時,記者看到中隊在組織夜間小練兵,多個體能課目輪番作業,官兵們練兵士氣高漲。
一家不圓萬家圓。武警官兵舍小家為大家堅守戰位,守護萬家燈火,守衛社會安寧。
元宵節,當我們欣賞當空皓月、萬家燈火時,別忘了這些堅守崗位的武警官兵。(記者史睿雯 彭旖旎/文 許夢宇/圖)





戰士們手工揉面,樂在其中。








規定“套餐”,飯前一支歌必不可少。


武警安徽省總隊合肥支隊十九中隊中隊長葛宏給新戰士夾湯圓。


一名年輕的戰士撥通了母親的電話,難抑內心的激動。


時值佳節,軍營里洋溢著喜慶的氣息。

時值佳節,軍營里洋溢著喜慶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