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評論--觀點

信心,在當下在未來

來源:人民日報2024-11-15作者:任 平

對經濟形勢進行觀察分析,從宏觀、中觀、微觀上看,看過去、看現在、看未來,全面客觀冷靜,才能準確把握經濟運行全貌和發展趨勢。

汽車產業是國家制造實力的重要標志,新能源汽車的快速崛起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重要觀察窗口。

11月14日,我國新能源汽車年產量首破1000萬輛。這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重要節點,標志著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迎來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回首來路。2012年,年產1.3萬輛。2018年,年產達到百萬量級。2024年,年產預計1200萬輛。

放眼全球。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占全球比重超過60%,產銷量連續9年位居全球第一。

一系列數據,增強了對當下中國經濟的信心,既貫通過去,又連接未來。

2014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汽車集團時強調,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

十年磨一劍,新能源汽車以一個個帶有里程碑意義的突破,彰顯我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堅實步伐。

從更深層次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壯大,不僅為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更讓人們對中國經濟的光明前景充滿信心。

信心,在當下。以科技創新為支撐,我國經濟活力涌動。

科技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動力之源。德國《新德意志報》網站前不久發表文章認為,中國正將發展“新質生產力”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著力點,這場技術攻勢的重點是所謂的“新三樣”:可再生能源、電池制造和電動汽車。

新能源汽車產業之所以由小到大、由弱變強,科技創新是關鍵變量。

繼麒麟電池、神行電池之后,前不久寧德時代發布“驍遙”超級增混電池。這是全球首款純電續航達到400公里以上,兼具4C超充功能的增混電池。

近年來,我國在插電式混合動力、純電動、氫燃料等核心技術路徑上均取得重大突破,在電池、電機、電控等新能源汽車三大技術領域具有領先優勢。

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布局產業鏈,有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

超1000臺智能化設備,超3000臺機器人智能協同,關鍵工序100%自動化……運用智能化生產,重慶賽力斯超級工廠一分鐘下線兩臺新能源汽車。

從中國制造邁向中國智造的背后,是技術創新帶來的“質變”。截至目前,我國已累計培育421家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建成萬余家省級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科技創新是必由之路。

《2024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中國在全球的創新力排名躍升至第十一位,是10年來創新力上升最快的經濟體之一。

今年前三季度,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0.0%,增速比全部投資高6.6個百分點,連續7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9.1%,增速快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3.3個百分點。

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我們實力足、潛力大。

繼續做好創新這篇大文章,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加快融合,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中國式現代化的科技支撐力將更為強勁。

信心,在未來。以綠色發展為底色,我國經濟生機勃發。

綠色低碳發展是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治本之策,更是國際潮流所向、大勢所趨。

發展新能源汽車,正是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戰略選擇。

新時代以來,以新發展理念為戰略指引,以綠色低碳智能產品滿足人民多樣化需求,新能源汽車有力推動實體經濟邁上綠色低碳發展之路。

在綠色低碳的大潮中,新質生產力與廣大消費者實現“雙向奔赴”——2022年一項市場調研顯示,我國新能源汽車40歲以下用戶占比高達84%,其中30歲以下人群又約占一半。今年二季度一項調查顯示,我國消費者選擇新能源汽車的比重超過一半,達到53.6%,明顯高于選擇燃油類汽車消費者36.2%的比重。

堅持人口高質量發展同人民高品質生活緊密結合,不斷為人民提供優質多樣產品,扎實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超大規模市場的深層優勢和人口高質量發展的長期優勢將疊加出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大勢。

在綠色低碳的大潮中,我們抓住電動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的歷史機遇,率先改換新賽道,形成了國際競爭新優勢。

今年前三季度,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出口92.8萬輛,同比增長12.5%,不僅滿足了全球消費者對優質產品和服務的需求,更引領了全球交通能源轉型與變革。

前不久,彭博新聞社網站發表《中國無法削減根本沒有發放的電動汽車補貼》一文,指出“尤其是比亞迪,它在大型汽車制造商當中的資本成本是最高的”,認為“在清潔技術競賽中,中國是個令人生畏的競爭對手”。

今天,中國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等優質產能,為世界綠色發展提供了重要助力。中國的綠色產能不僅豐富了全球供給,也有力幫助發展中國家實現減碳目標,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作出貢獻。

認準了就堅定走下去,毫不猶豫干。

今年2月,7部門出臺《關于加快推動制造業綠色化發展的指導意見》。5月,15個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建立碳足跡管理體系的實施方案》。7月,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對“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制”作出重大部署。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對外公布……

以發展“含綠量”提升增長“含金量”,今年以來新培育國家綠色數據中心50家,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平均值超過50%,國家綠色工廠產值占制造業總產值比重已超過18%。

堅定不移推進“雙碳”目標,打好法治、市場、科技、政策“組合拳”,持續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我們定能厚植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在新征程上贏得優勢、贏得主動、贏得未來。

只要路走對了,就不怕遙遠。

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為引領,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共建清潔美麗世界,我們信心十足,力量十足。

《 人民日報 》( 2024年11月15日 01 版)


責任編輯:賀鵬云

更多24小時新聞排行
更多專題推薦
更多視頻
Copyright?中共安徽省委《江淮》雜志社版權所有皖網宣備090008號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8001726號-2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紅星路1號省委辦公廳服務樓8樓聯系電話:0551-62609367郵編:230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内免费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999久久久精品| 一个人看的视频www在线| 欧美日韩第一页| 国产精品高清一区二区人妖|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午夜精品| 涩涩高清无乱码在线观看| 国产农村妇女一级毛片视频片 | 久久91精品国产99久久yfo| 欧美视频日韩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影院 | 美女巨胸喷奶水视频www免费| 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久久电影网|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精品免费_区二区三区观看 | 日本精品www色|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孕妇| 色九月亚洲综合网| 国产精品一区12P| а√最新版地址在线天堂| 搡女人真爽免费视频大全| 欧美性色欧美a在线播放| 十八岁污网站在线观看| 黑执事第二季免费观看| 在线看欧美成人中文字幕视频| 久久99精品久久水蜜桃| 欧美a级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美女羞羞视频网站| 国产日韩欧美视频在线| aⅴ在线免费观看| 扒丝袜永久网址pisiwa|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网| 欧美午夜一区二区福利视频| 免费日本三级电影| 试看120秒做受小视频免费| 国产精品乱子乱XXXX| jlzzjlzz亚洲乱熟在线播放| 日日碰狠狠添天天爽无码|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