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明英,是蕪湖市鳩江區四褐山街道管山社區居民,她義務承擔失智學員的康復訓練和教育托養工作17年。在她的精心教育和悉心照料下,先后有38名失智青少年通過康復訓練和人際交往等方面的學習,不同程度重新融入社會。2022年5月,她還成立“中國好人”吳明英工作室,組建金色陽光志愿服務隊,開展扶殘助殘、扶老助困等多項惠民暖心志愿服務活動100余次,受益人數800余人,榮獲全國十佳“最美家鄉人”“中國好人”等榮譽。
義務助殘,“大媽媽”播撒“愛的種子”
在四褐山,有這樣一位不離不棄、精心照顧“失智兒童”的大媽媽,她就是“陽光家園”的吳明英。6歲那年,年幼的吳明英由于小兒麻痹癥導致左手落下了殘疾,在學校里,她的同學和老師給予她很多的關愛和鼓勵,讓她幼小的心靈感受到別樣的溫暖。“將來,我也要幫助殘疾人。”吳明英暗下決定。
2007年4月,四褐山街道管山社區成立工療站,工療站成立初期沒有任何經費補助和資金保障。當社區正在為找不到輔導老師發愁時,吳明英主動請纓擔任工療站的輔導老師,在老伴和女兒的支持下,她不要任何報酬,不計任何得失,義務承擔起失智學員的康復訓練和教育托養工作。對她來說,繁重的康復訓練工作需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但她卻堅持默默奉獻了17個春秋。學員們一日日成長,她卻早已兩鬢斑白。“只要我還能走得動,我就會一直照顧教育他們,因為他們都是我的孩子。”吳明英說。
默默堅守,“大媽媽”澆灌“愛的花朵”
“因為經歷過風雨,才更想為失智兒童撐起一把傘。”現在,家庭美滿幸福的她,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讓更多的失智兒童在成長的道路上奮力前行。2009年,管山社區工療站申報“全國陽光家園”并順利通過,學員人數也由最初的4人增加到了38人。吳明英根據每個人的智力水平安排了不同難度的課程,并且通過適當的體育康復訓練來鍛煉他們的身體。
2016年夏天,她到學員小婷家家訪。看著這個失去媽媽的瘦弱女孩身上被蚊子叮滿小腫塊,吳明英心疼不已,當即把小婷接到自己家,無微不至地給予照顧。經過三個月的不懈努力,之前自理能力幾乎為零的小婷逐漸學會了自己洗澡、洗衣服、微笑著打招呼。突然有一天,她對著吳明英喊了聲“媽媽”,并說:“你比我親媽還要好!”吳明英聽后,徹夜無眠,涌進心頭的是溫暖,溢出眼眶的是熱淚……
吳明英經常同學員家長們在一起交流,希望自費帶學員們到市內熱鬧的步行街、郊外的江邊看看家鄉的發展變化,家長們都非常支持。因為經常出去,很多市民都認識她,對她的善行豎起大拇指,給她點贊。2018年,生活節儉的吳明英從微薄的養老金中省出費用,自費帶著“陽光家園”的學員們到方特樂園等地游玩。多年來,她先后捐贈4萬余元幫助學員們。“我希望學員們在社會實踐中不斷感受到城市的美好、生活的快樂和溫暖。”吳明英說。
她通過創新學習方法和幫助機制,讓“陽光家園”的學員學會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參與到社會實踐活動中。五一勞動節,她帶著學員們到公園里撿拾垃圾;重陽節,她帶著學員們走進孤寡老人家中,幫著老人做家務;母親節,她帶領學員們制作絲網花送給自己的親人,孝敬父母和長輩……自2022年蕪湖市開展打造“最干凈城市”行動以來,她第一時間認領了長江北路四褐山段衛生保潔任務,并積極帶領學員們加入打造“最干凈城市”志愿服務行列。
志愿延伸,“大媽媽”唱響“愛的奉獻”
2020年新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肆虐全國。因防控需要,“陽光家園”暫時停課,學員日常康復訓練被迫中斷。吳明英在家坐立不安,萬一孩子們長時間在家產生不安情緒,或者遇到疫情該怎么辦?于是她用電話溝通的方式,每天和學員們一一通話,了解他們在家的情況,指導他們的居家生活,給他們布置作業,并在第二天詢問他們作業完成情況,叮囑孩子們要像在“陽光家園”一樣按規律作息,讓“宅”在家的孩子也能感受到課堂的溫暖。
“做志愿服務最大的受益者其實是自己,心靈上的收獲遠比你付出的要多。”吳明英不僅是失智孩子的“大媽媽”,還是社區殘疾人康復協理員。她堅持每天為前來鍛煉的殘疾人指導按摩動作,做好康復訓練記錄,并對有特殊殘疾的家庭進行入戶走訪。遇到家庭比較困難的或生重病的,她還會從自己微薄的養老金中慷慨解囊。大家總能在社區或者獨居老人的家里看到她忙碌的身影。2022年4月,蕪湖市對主城區實施靜態管理,剛辦完母親喪事的吳明英強忍著悲痛,向社區主動請纓,走上疫情防控一線。有人曾問她,沖在前你不怕嗎?她說:“不怕,我是共產黨員,關鍵時刻要勇敢地站出來,我想用我的行動給學員們上一堂有意義的實踐課。”
在吳明英的影響下,“陽光家園”的輔導教師由最初的她自己1個人增加到了現在的3個人,38名學員中已有25人完全融入社會正式“畢業”。“大媽媽”吳明英一如既往在學員們的康復訓練和教育托養的道路上勇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