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科創新高地,再造產業新優勢,共筑發展“同心圓”,一幅欣欣向榮的新興工業化發展藍圖,正在蚌埠大地徐徐展開?!鞍觥边M“網紅旅游城市圈”的生態“珠城”,在筑夢現代化的新征程上,從“引流”走向“穩流”,錨定“制造強市、產業立市”戰略,強化科技賦能,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奮力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布局前沿科技,打造科創新高地
不久的將來,從上海到迪拜,近7000公里的距離,1小時就可以到達。走進蚌埠凌空科技有限公司展示廳,未來科技感撲面而來,高速飛行器宣傳片和飛行實驗回收裝備,讓遙不可及的“未來時速”成為觸手可及的將來。最高耐熱2000℃,凌空科技自主研發的多款新型防熱產品已在航天領域成功應用,載人飛行實驗也已提上最新日程。
提早布局,高位謀劃,如今蚌埠正成為逐夢航天的“理想之城”,聚集了一批像凌空科技這樣的前沿科技企業,全力守護“科技明珠”熠熠生輝。
商業航天火箭動力領域的民營領軍企業九州云箭,僅用3年時間就完成了4個“國內首次”實驗、1個“國內首臺”10噸級液氧甲烷發動機交付和1個“國內首臺”70噸級液氧甲烷發動機萬秒可靠性測試,其核心產業化基地就坐落在蚌埠禹會區。在當地政府積極支持下,他們將廢棄礦坑建成國內規模領先的具備雙工位百噸級低溫液體火箭發動機相關測試服務功能的實驗場地,完成熱試車試驗百余次,2023年僅星際榮耀一家測試服務營業收入就超千萬元。
“在技術快速迭代的競爭市場,越早建成試驗場,就越早具備迭代能力?!卑不站胖菰萍教旒夹g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石奇說,“去年1月,公司完成了國內首次液氧甲烷火箭的懸飛停實驗。今年3月,完成了上海航天八院的首批70噸級龍云發動機三臺套交付任務?!?/span>
實力企業的入駐、崛起,讓蚌埠有了培育空天產業生態的基礎。為增強發展勢能,搭建更優質的發展平臺,蚌埠投資建設中國·蚌埠商業航天產業園。2023年3月,成立以市長為組長的蚌埠市空天產業發展專班,堅持項目招引、企業培育、園區建設齊頭并進。目前已簽約落地深藍航天、箭元科技、星際榮耀等9個項目,計劃總投資29.8億元,重點在談項目15個,儲備意向投資企業30余家。
4000多年前“禹會諸侯”的蚌埠禹會區,如今一座集聚先進航天科技企業的“航天城”正拔地而起。規劃占地2000畝的蚌埠商業航天產業園,建成后將涵蓋火箭發動機生產、空天新材料生產、空天電子零配件、空天飛行器總裝、空天科技創新中心五大功能模塊。隨著產業鏈不斷延伸,空天產業正成為蚌埠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為中國航天事業注入更多的安徽元素、蚌埠元素。
筑好“同心圓”,集聚發展向心力
六個關節、360°旋轉、精準定位,在安徽國芯人工智能有限公司展示廳,一只很“6”的智能機械臂正在靈活地展示著抓取動作。
“我們生產的六軸機械手是目前國內最先進的機械臂,精準度是行業領先的,能像人的手一樣靈活?!惫究偨浝砹_序明笑著介紹。這個讓羅序明引以為豪的項目,從簽約到投產,僅用了8個月時間,該款六軸機械手已實現量產,銷往海內外。
為護航企業抓機遇、爭賽道,蚌埠市努力構筑與企業共同發展的“同心圓”,為企業創新發展系好“安全帶”、鋪好“加速帶”。除了提供代建工廠、代辦手續、完善配套等一系列全流程“保姆式”招商服務,蚌埠銅陵現代產業園還使出證件園區辦結、問題快辦商辦、拓展融資模式、“一企一策”等“諸般武藝”,實現43項縣級賦權落地,讓企業安心駐下來、快速干起來、放心留下來。
“蚌埠要發展,必須優化營商環境,必須開放招商。”蚌埠市委書記黃曉武說。近年來,蚌埠市以改作風、優環境,抓招商、推創新,增投資、建項目,惠民生、創幸福為工作主線,始終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第一道工序,堅持“三看三比”,看項目看大不看小、看新不看舊、看高新技術不看落后的項目,招大招強招優。2021年到2023年,蚌埠市分別引入億元以上投資項目204個、423個和613個,一年邁上一個大臺階。
城市的高質量發展一定是區域協調的發展,作為淮河唯一穿城而過的城市,蚌埠市不僅筑好園區企業發展“同心圓”,還筑好南北兩岸協調發展的“同心圓”,強化全域產業發展聚合力,讓屏障變軸心,助力實現“擁河發展”。
位于淮河北岸的五河縣地處皖東北淮河中下游,被稱為“皖北水鄉”,是蚌埠市唯一毗鄰蘇浙地區的縣。該縣利用當地產業鏈配套、綠色資源和區位優勢,加速布局新能源、新材料產業?,F已聚集了麗島新能源、林洋光伏等來自國內新能源行業“第一方陣”和頭部企業的全資子公司,引進的百億元新能源建設項目已陸續開建、投產。
堅持科技賦能,再造產業新優勢
單個車間減少人工近百人、單次用電節約12度、新增產能8.2萬錠,躋身2023年度“蚌埠市制造業二十強”,完成智能化紗紡車間改造的華芳(五河)紡織有限公司,僅用三年不到的時間,就取得了亮眼的成績。
“市場環境不斷變化,傳統行業要想保持競爭力,也要堅持創新,提升品質,讓客戶滿意?!惫究偨浝磬崌秸f。已在五河縣深耕近10年的華芳(五河)紡織有限公司,2021年投資4億元進行三期技術改造,建設智能化紗紡車間,全面提升生產工藝,生產效率提高近20%,年產棉紡紗25萬錠、各類棉紗4.2萬噸,2023年實現銷售收入7億多元。
“味道有點甜,很清爽,一點腥味都沒有!”安徽五河眾興菌業科技有限公司育菇房內,像雪花一樣鋪滿菇架的雙孢菇,用“憨態可掬”的顏值和似水果般甘甜的口感引來聲聲夸贊。
智能控溫控濕、先進設備支撐、純凈水源澆灌,蘑菇種養也能規?;⒐S化、無菌化。作為綠色循環農業高科技企業,眾興菌業借助五河縣豐富的資源優勢、綠色食品產業扶持政策,利用核心技術優勢,實現雙孢菇工廠化生產,一年循環育菇次數達到8次,單產、品質和安全性整體達到先進水平,2023年產菇3.8萬噸,產值3.4億元。
產業轉型不僅要向“技”靠攏,還要向“綠”而行。能讓雙孢菇實現量產還保證品質口感,富含養分還能循環利用的“菇床”功不可沒。由回收的小麥、秸稈和雞糞等原材料混合發酵后制成的“菇床”,隨著每次雙孢菇換茬一并更換,作為有機肥繼續使用,或者直接還田,每年可回收利用小麥秸稈6萬噸、雞糞3萬噸,不僅能減少大氣和水污染,還能變廢為寶,幫助農民增收。
在蚌埠,旺起來的不只有以強勁創新力跑出“加速度”的新興產業,還有像華芳紡織、眾興菌業這樣積極涌入新賽圈的傳統產業,在智能化、高端化、綠色化發展競逐中披荊斬棘,書寫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