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動的VR“私人影院”、無人駕駛的空中“的士”、全國規模最大的量子城域網、“奔跑不停”的智慧化現代工廠……走在合肥這片創新的沃土上,“科學的春風”撲面而來。
從“創新高地”到“創新之都”再到“科創名城”,對合肥而言,當下最熱的“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是該不該做的附加題,而是必須做好的必答題、搶答題。
科技創新筑基賦能
“目之所及,皆是畫面。”戴上視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廳里的VR眼鏡,近200寸的戲曲世界躍然眼前。畫面,色彩斑斕;人物,近在咫尺,瞬間令人沉浸其中。
奧秘就藏在“一個指甲大小的顯示屏”上。通過將顯示技術與半導體技術緊密結合,該公司生產的硅基OLED微型顯示屏精度遠遠高于傳統器件,具有高分辨率、高亮度和高色域的特性,是目前行業公認的近眼虛擬顯示首選技術方案,也是元宇宙人機交互界面的核心器件和第一入口。
為在“屏”上持續深度發力,視涯公司不斷增加研發投入,加強自主研發能力,已成功攻克一批關鍵核心“卡脖子”技術。
視涯對創新的執著追求正是合肥市科技創新全力奔跑的縮影。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后兩次考察安徽、親臨合肥,點贊合肥是“養人的地方”“創新的天地”,勉勵合肥市和長三角兄弟城市一道,勇當科技和產業創新的開路先鋒。
“視創新如生命、把創新當使命、抓創新像拼命。”牢記總書記囑托,近年來,合肥市不遺余力支持科技創新,加速從“創新高地”向“科創名城”華美蝶變。
十多個已有、在建、預研的大科學裝置,6個全國重點實驗室;“人造太陽”實現403秒穩態高約束模式等離子體運行,創造新的世界紀錄;“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正式上線;“九章三號”“墨子巡天”入選年度全國重大科技成就……
把科創優勢轉為發展勝勢,關鍵在于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應用。
走進國盾量子展廳,遠距離光量子成像雷達、量子加密智能辦公本、量子安全超級SIM卡……科技創新帶動產業創新的成果令人目不暇接。
依托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國家實驗室等載體建設,合肥市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推動“原始創新—技術創新—產業創新”協同發力,讓原創性、基礎性研究成果衍生新的應用技術,孵化新企業,帶動新產業。
從“實驗室”奔向“應用場”,強大的科技創新能力正加快轉化為新質生產力。2023年,合肥市新入庫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超3000項,轉化設立科技企業400余家。
新興產業積厚成勢
過去一年,合肥可謂是汽車圈的一匹“黑馬”。秘訣在哪?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化發展功不可沒。
在上海保隆汽車科技(安徽)有限公司車間內,空氣懸架產線正在開足馬力高速運轉,經過多道檢測工序后,一件件產品魚貫而出……
過去,空氣懸架是一項高端配置,可以讓一輛車兼具轎車的舒適性和越野車的通過性。由于技術被國外“卡脖子”,價格昂貴,主要配備在高端豪華車型。
如今,它逐漸從高端走向大眾市場。這得益于我國空氣懸架制造的國產化?!拔覀兪堑谝慌鲞@個零部件國產化替代的企業,大幅降低了產品價格,助力國內乘用車快速發展。”保隆汽車科技總經理王賢勇介紹。
引入一家企業,突破幾項技術,能不能等同于發展新質生產力?以“新”提“質”要單點突破,也要系統集成。
為全力打造“新能源汽車之都”,近年來,合肥市堅持系統推進,全面實施整車、零部件、后市場“三位一體”布局,搶占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最前沿。已培育、引進江淮、大眾、比亞迪、蔚來等6家整車企業,集聚上下游企業500多家。
作為首位產業,2023年,合肥市新能源汽車產業迎來爆發式增長:總產量74萬輛,位居全國前5位,平均43秒下線一輛新車……
十年來,合肥市堅持“領軍企業—重大項目—產業鏈條—產業集群”發展思路,創新實施“鏈長制”“群長制”,強化全鏈條布局、全要素配置、全方位支持,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已形成以3個國家級為引領,7個省級、10個市級為支撐的集群體系。
集群成勢,活力迸發。2023年,新型顯示、集成電路產業集群獲國家評估“優秀”,光伏逆變器出貨量全球第一,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產值達1500億元。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近六成。
未來賽道站高謀遠
入園區進企業,“眼光超前”“站位高遠”這類詞會頻繁跳進你的耳朵。
用明天的科技發展后天的產業,這本身就需要強大的研發實力和超前的戰略眼光。
回顧過去,2008年引進京東方、2017年聯合創立長鑫、2020年“押注”蔚來——合肥市目光如炬,一次次站在了時代的“風口”。
著眼當下,未來產業代表著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的新方向,是形成先發優勢、提升區域核心競爭力的有力支撐,也是帶動產業升級、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戰略選擇。誰布局得早、抓得主動、推得有力,誰就有望搶占未來競爭制高點。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發展賽道?未來產業如何合理布局?“取與舍”,同樣考驗眼界和定力。
“實驗室”孵化并成功登陸A股的國盾量子,正是合肥市前瞻布局未來產業的重要見證者。“15年前,國內還處于技術跟蹤研究狀態,但合肥高新區在研判量子科技發展大勢后,堅定支持我們推進量子產業化?!眹芰孔狱h支部書記、副總裁周雷介紹。
從率先布局到全球領跑。目前,合肥市已集聚量子產業鏈上下游企業60多家,在量子通信、量子計算和量子精密測量領域,處于與世界領先水平整體并跑、部分領跑態勢。
全力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低空之城”,低空經濟是合肥市頂格推進的另一個未來產業。
2022年落戶合肥的零重力飛機工業(合肥)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載人eVTOL飛行器為核心,布局多元化新能源航空器的創新型企業。展廳內,一架科技感十足的ZG-T6飛行器格外受歡迎。作為未來低空交通的主力機型,它具有長航程、高航速等優勢,在完成適航審定流程后,即可投入市場運營。
“除了完善的產業基礎,也看中了合肥對前沿科技產業的前瞻性和判斷力?!闭劶盀楹芜x擇合肥市,首席戰略官陳炎十分相信公司的“投資眼光”。
除了低空飛行器的發展,低空觀光、物流配送、緊急救援等多種場景的應用,為人們的生產生活提供了多樣化服務。在未來,出門打“飛的”或許將成為常態。
致力構建地球上第三種交通生態,合肥市出臺了《合肥市低空經濟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5年)》,通過構建“4120”工作體系,加快推進低空項目招引、場景拓展、產業集聚等,筑夢低空經濟的廣闊“藍?!?。
近日,第三代自主超導量子計算機“本源悟空”受邀接入長三角樞紐蕪湖集群算力公共服務平臺,實現“四算合一”;大科學裝置“夸父”(CRAFT)抓緊建設,總體進度已達70%;“合肥造”腫瘤靶向藥獲批開展臨床研究,將成為我國首個處于臨床開發階段全新靶點單抗藥物……
合肥市正用超前的眼光和不懈的韌勁加快培育未來產業,前瞻布局量子科技、空天信息、聚變能源等領域,一系列面向前沿技術產業的新成果、新動能競相涌現,不斷豐富未來產業發展的新內涵。
向新而行,追新成勢。新時代新征程上,合肥正乘勢而上,激蕩出高質量發展的新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