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時代黨領導文化建設實踐經驗的理論總結,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文化篇。習近平文化思想站穩人民立場、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創造、集中人民智慧,回答新時代文化建設“為了誰、依靠誰、成果由誰享有”的時代問題,形成為人民所喜愛、所認同、所擁有的理論,體現著堅定的人民立場。
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當前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是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文化既是重要內容、重要標志,也是重要支撐、重要力量,為強國建設注入文化力量提供思想保證,習近平文化思想是建設文化強國根本遵循。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執政黨鮮明的價值立場,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是人民立場。人民是中國共產黨的根基、血脈和力量,前進征途中,中國共產黨要始終與人民風雨同舟、與人民心心相印,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囑,始終做人民的主心骨?!懊裰鶓n,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人民至上是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執政理念,也是習近平文化思想的鮮明理論特征。習近平文化思想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圍繞做好文化鑄魂、文化挖掘、文化供給、文化產業、文化傳播大文章,提出了一系列新論斷,指導各地各部門不斷將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發展優勢,不斷提升文化軟實力。習近平文化思想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堅持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的文化利益放在治國理政的重要位置,指導各地各部門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性文體活動,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提供高質量文化產品,提供更多公共文化空間,通過惠民文化活動為廣大人民提供更多精神文化大餐,滿足人民的文化需要,充分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始終堅持為了人民。“為什么人”的問題,是新時代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首先要回答的基本問題,是新時代做好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問題,也是習近平文化思想要回答的時代之問。黨的理論是來自人民、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論。黨的歷屆領導人都重視文化建設,堅持文化為民惠民利民的基本原則,堅持為人民服務的文化工作方針。毛澤東指出:“我們的文學藝術都是為了人民大眾的?!编囆∑街赋觯骸拔覀円^續堅持毛澤東同志提出的文藝為最廣大的人民群眾、首先為工農兵服務的方向。”江澤民同志強調:“社會主義不僅要使人民物質生活豐富,而且要使人民精神生活充實?!焙\濤同志指出:“一切進步文藝,都源于人民、為了人民、屬于人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社會主義文藝,從本質上講,就是人民的文藝。文藝要反映好人民心聲,就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這個根本方向?!绷暯轿幕枷胧窃谛聲r代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回答了新時代“建設什么樣的社會主義文化、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文化”的時代課題,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文化創作導向,始終貫徹群眾路線。在習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新時代以來各地各部門不斷繁榮發展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創作出無數文藝精品,豐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的文化生活質量,安頓人民的精神家園,使人民的心靈有了棲息之地,做到發展文化為了人民,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
始終堅持依靠人民。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認為,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是文藝創作的源頭活水,一旦離開人民,文藝就會變成無根的浮萍、無病的呻吟、無魂的軀殼?!比嗣袷俏幕ㄔO的主力軍,人民的創造性實踐是文化工作文藝創作的不竭源泉。習近平文化思想明確了新時代文化建設的路線圖和任務書,作出關于文化建設的戰略部署,新時代需要繼續發揮人民群眾的創造偉力,把人民作為推動文化發展、創新的實踐主體,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依靠人民繁榮文化,中國人民是有偉大創造精神的人民,在歷史的長河中創造了源遠流長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英勇無畏的革命文化、文明科學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留下了影響一代代中國人的大量精神產品,這些都離不開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創造力。新時代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仍需調動人民群眾進行文化建設的積極性創造性,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依靠人民建設文化強國,以文化復興推動民族復興。文化強國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時代文化工作的中心任務,需要發揮團結奮斗精神,凝聚億萬人民的文化智慧和創造力量,行穩致遠推進文化強國建設;依靠人民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書寫中華文明的當代篇章,實現傳統和現代的有機銜接。對人類文明最大的禮敬就是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中華文明的現代形態,是中華文明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當代體現,需要人民齊心協力開創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新輝煌,創造更多現代文明成果。
始終堅持由人民共享。人民群眾既是文化建設的參與者、創造者,也是文化建設成果的受益者、享有者。黨的十八大以來文化建設取得一系列偉大成果,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顯著提升,社會文明程度不斷提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繼續發揮凝魂聚氣、強基固本作用,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顯著增強,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遠超以往,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文化自信自強,邁入文化強國建設新階段。物質貧困不是社會主義,精神貧乏也不是社會主義。在物質財富充分涌流時,精神財富也要及時跟上。文化實踐成果都是由廣大人民共同創造,也由人民共同享有。習近平文化思想充分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權益,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著力解決人們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問題。為了讓人民更多更公平享受文化成果,習近平文化思想指導各地各部門不斷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文藝作品。新時代,在習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我們必須繼續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繼續依靠人民創造更多文化成果,取得更大文化發展成就,不斷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讓人民享受更加豐富多彩的精神生活,精神世界由被動轉為主動,人民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同時人民是新時代文化發展成效的評判者,人民滿不滿意、高不高興、答不答應是衡量新時代文化工作開展情況的重要評判標準,應自覺拜人民為師、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最大限度集中民智、匯集民意,確保文化工作獲得最堅實的力量根基。
一切脫離人民的理論都是蒼白無力的,一切不為人民造福的理論都是沒有生命力的。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立場是以人為本,最終目的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豐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也是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根本要求。貫徹落實這一根本要求,必須厚植現代化的物質基礎,夯實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質條件,增強人們的文化自覺、文化自信,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傳承中華文明,促進物的全面豐富和人的全面發展。
(作者單位:安徽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阜陽師范大學研究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