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身邊人越能感同身受,越是身邊事越能提神醒腦。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在全黨開展黨紀學習教育的通知》指出,要加強警示教育,深刻剖析違紀典型案例,注重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讓黨員、干部受警醒、明底線、知敬畏。用發生在身邊的案件,特別是長期共事、打過交道,以及職級相同、崗位相似的“案中人”來警示教育黨員干部,會起到大喝一聲、猛擊一掌的警醒作用,達到“查處一人、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效果。
實踐證明,與常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相比,用“身邊事”教育警示“身邊人”,身臨其境感受紀法威嚴和違紀違法的慘痛代價,能夠讓受教育者產生一種強烈的“代入感”,不自覺地警醒起來,反思“如果我是他,能不能把持住”等問題,其震懾、警醒、啟示、教化等效果尤為深刻。在黨紀學習教育中注重開展警示教育,其目的就是讓黨員干部從反面典型中吸取教訓、引以為戒,切實感受到紀法就在身邊、教訓就在眼前,任何時候都要做到思想防線不松、紀律紅線不碰,避免“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的結局。
不少黨員干部違規違紀,一個直接原因就是對黨規黨紀特別是對與本職崗位相關的黨紀黨規不上心、不了解、不掌握。“以案明紀”,就是要以違紀違法典型案件為鏡鑒,用少數人警醒更多人,引導黨員干部真正認識到黨紀黨規是黨員干部不可逾越的紅線、底線、帶電的“高壓線”,一旦逾越了就要付出相應代價,任何人都沒有例外。只有把學習黨紀黨規當作必修課,深入學習與本職崗位相關的紀律規定,熟知每一項紀律規定、每一條具體要求,才能形成遵規守紀的良好習慣,真正做到心中有畏、心有底線。
反面典型給出的警示,不僅僅是哪些做得、哪些做不得,更重要的是揭示了這些人腐化墮落的思想根源和蛻變軌跡。“以案為戒”,就是要教育引導黨員干部把自己擺進去、把職責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經常問一問自己理想信念立得堅不堅?宗旨意識樹得牢不牢?職責履行效果好不好?廉潔底線夯得實不實?進行全面“體檢”,既查老問題、顯性問題、共性問題,又查新問題、隱性問題、個性問題,查準查深查透。只有真正認清在什么樣情況下、什么問題上、哪些環節中容易犯錯誤、跌跟頭,才能時刻保持警惕,“拒腐蝕,永不沾”。
教育是為了解決問題,解決問題才是最好的教育。“以案促改”,就是要堅持在“改”字上下功夫,奔著問題去、盯著問題改,真刀真槍、真改實改、改徹底改到位,確保警示教育取得實效。既通過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加以解決和糾正,做到措施不具體不放過、整改不徹底不放過、效果不明顯不放過,又著眼長效抓整改,圍繞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加強黨內監督、弘揚良好政治文化、凈化優化政治生態等建章立制,堅決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權。
高度的紀律性不是偶然形成的,而是靠平時點滴養成,是長期鍛煉、自我約束的結果。警示教育既需要對癥下藥、分類施教,不搞大水漫灌、千人一面,又要堅持常態化、制度化,警鐘長鳴、時常提醒,不能一蹴而就、一勞永逸。這樣,才能真正讓黨員干部重視、警醒、知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