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業是蕪湖的立市之本、強市之要。近年來,蕪湖市審時度勢,積極布局高端“智造”,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不斷推動產業發展向“新”提質,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2023年,蕪湖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營業收入7272.54億元,增長17.8%,增速居全省第一位;實現利潤總額增長24.7%,比全省高17.6個百分點;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9.1%,比全省高14.3個百分點。
聚焦提質升級,激發傳統產業“向新力”
AGV自動搬運車來回穿梭,激光雷達不斷旋轉進行避障,絞線設備滿負荷運行、“火力全開”。偌大的廠房只有少數技術人員在調整設備。這是記者在安徽鑫海高導新材料有限公司廠房內看到的場景。
極高的智能化程度、0.05毫米的超細導體直徑、全生命周期質量追溯,展示了導體行業的先進水平,也是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高質量案例。鑫海高導是安徽省級智能工廠,主要從事高品質銅導體材料研發生產,產品廣泛應用于汽車、新能源、軌道交通、工業制造等多個領域。
“在無為市電線電纜產業集群的規劃引領下,加上企業自身的不斷深耕,我們的產品在省內的市場占有率達到58.1%,處于龍頭地位,2023年實現產能規模9.59萬噸,營收約18億元。”鑫海高導行政總監彭麗俊說。
國內最大的特種電纜產業基地,覆蓋14大類1000多個品種,集聚200多家電纜企業,無為市高溝鎮是名副其實的“中國電纜之鄉”。成績斐然的背后,是高溝鎮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不斷強化科技創新,積極打造產業集群,蹚出了一條“專精特新”的電線電纜高質量發展之路。
一池活水,灌溉出一片綠洲。在高溝鎮的輻射帶動下,無為市的電線電纜產業蓬勃發展。電線電纜產業已成為無為市的首位產業、蕪湖市的支柱產業之一。近年來,無為市堅持“首位產業、首位扶持”的原則,加大對電線電纜產業的扶持力度,出臺《關于推動電線電纜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等政策文件,設立5000萬元的質量提升發展基金,支持企業技術創新、質量提升、數字化改造。2023年,無為市特種電纜產業集群入選工信部年度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
聚焦提速擴量,釋放新興產業“新動能”
汽車產業是安徽的首位產業,新能源汽車則是首位產業中的新興產業。今年4月,我國新能源乘用車銷售滲透率首次突破50%。傳統燃油車的漸漸淡出,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騰出巨大空間。
方盒造型、i字大燈、輕度越野、智能輔助駕駛、純電SUV,這是奇瑞iCAR品牌下的新能源車型iCAR03。
憑借獨特外形和高性價比,iCAR03一上市就受到不少年輕人的青睞,在細分賽道展現出不俗的競爭力?!敖衲?月份,iCAR03交付5400多臺,4月份累計大訂超過10000臺。iCAR03之所以與眾不同,主要是因為滿足了當下年輕人‘求新、求變、求不同’的個性需求。”iCAR汽車營銷公司副總經理翟小兵說。
在奇瑞iCAR的智慧總裝車間,一塊塊汽車零件沿著總裝線路,精準且高效地組裝在一起。據了解,該工廠去年11月份投產,設計年產能20萬臺,每90秒就可以下線一臺新車,能迅速滿足消費者的購買需求。
近年來,奇瑞全力以赴推進全域創新:堅持以技術創新為本,加大汽車全價值鏈條投入和研發;推動管理創新,總結形成包括生產方式、質量管理體系在內的一整套標準化、可推廣的“葵花寶典”;促進產業創新,依托奇瑞孵化衍生出工業機器人、航空產品、現代農業裝備等新興產業,推動奇瑞從“理工男”到“全科生”、從“技術奇瑞”到“科技奇瑞”的跨越發展。今年1—4月,奇瑞累計銷售汽車71.1萬輛,同比增長55.7%。其中,新能源汽車銷售9.3萬輛,同比增長137.3%。
蕪湖市深入貫徹落實全省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建設推進大會和省委常委會赴奇瑞現場辦公會議精神,堅持首位產業首位推進,全力構建整車、零部件、后市場“三位一體”汽車產業新生態。持續發力完善首位產業鏈條,加強汽車產業“雙招雙引”。去年,首位產業共新簽約內外資項目156個、總投資767.3億元。去年以來,省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主題基金落戶蕪湖、全市汽車制造業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6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38家。
在新興產業的有力拉動下,蕪湖市的發展數據亮眼、成效提氣。今年一季度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4%。其中,汽車制造業增長24.7%,增長貢獻率為56.6%。主要工業產品中,汽車產量增長56.2%(其中新能源汽車增長88.2%),工業機器人增長76.4%,鋼化玻璃增長34.6%,光電子器件增長37.3%,鋰離子電池增長42.6%。
聚焦提級增效,培育未來產業“潛力股”
在中電科蕪湖鉆石飛機制造有限公司總裝車間內,嶄新的機體、帥氣的外觀、雙發四座的飛機一字排開,正在做最后的調試,即將飛上藍天。
“去年10月,鉆石飛機生產的國產CA42通用飛機在蕪湖成功試飛。滿油續航時長可達6—7個小時,飛行2300多公里?!惫究偨浝砗橛陮幷f。
據了解,國產CA42通用飛機從發動機到航電系統都來自蕪湖本土企業,這主要得益于蕪湖具有比較完整的航空產業鏈。而這一優勢也將極大助力蕪湖在低空經濟賽道奔跑、起飛。
2021年,低空經濟納入我國發展藍圖。2023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打造包括低空經濟在內的若干戰略性新興產業。低空經濟作為未來新興經濟熱點,蘊藏著無限的發展潛力。
近年來,蕪湖市積極布局低空經濟產業,結合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勢,促進低空經濟做強做優做大。累計招引低空產業近200個核心及關聯企業入駐,涵蓋整機、無人機、發動機、螺旋槳、航電系統、航空部附件、運營培訓等全產業鏈條。
抓好基礎設施配套,推進蕪宣機場改擴建工程,加快無為通用機場建設,推進固定運營基地(FBO)布局建設,建成2個以上航空飛行營地。最近,資金規模達10億元的安徽省低空經濟產業基金,在蕪湖市灣沚區正式成立,助力蕪湖建設低空智能融合基礎設施,測試驗證低空產品和服務,開發低空商業場景和商業模式,蓄積未來低空經濟發展潛力。
蕪湖市還持續優化產業生態,培育低空綜合發展、新興消費、區域交通出行等業態,拓展無人機在電力巡線、江河巡查、公路巡檢、森林防火、國土測繪、環境保護、應急救援等公共服務領域的應用。去年,全市低空經濟產業產值達400億元,同比增長26.58%。
轉型傳統產業,抓好新興產業,布局未來產業,新舊動能加速轉換,新興產業加速集聚,新質生產力加速形成。未來的蕪湖,一定會在打造“智造名城”、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賽道上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