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柱中流,風華正茂。
中央組織部最新黨內統計顯示,截至2023年底,中國共產黨黨員總數為9918.5萬名,比上年凈增114.4萬名。黨的基層組織517.6萬個,比上年凈增11.1萬個。黨員總量增幅平穩,黨員隊伍結構持續優化,基層黨組織進一步夯實鞏固,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不斷增強。
辦好中國的事,關鍵在黨;黨的強大,關鍵在組織質量。103年前啟航的小小紅船,已經成為“中國號”巍巍巨輪,最難的也是最可貴的就是歷經滄桑而初心不改、飽經風霜而本色依舊。103年來,中國共產黨由小變大、由弱變強,帶領中國人民創造了彪炳史冊的歷史偉業,書寫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最為恢宏的華章史詩。讀懂中國共產黨的成長史,才能看清楚“風景這邊獨好”的中國奇跡、大國氣運。
初心堅如磐石,奮斗一往無前。回望來時路,從革命年代“取義成仁今日事”的無悔,到改革進行時“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的堅定,再到新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一定能夠實現”的擔當,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斗、一切犧牲、一切創造,都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
邁進新時代,迎接新考驗、書寫新答卷。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復雜性嚴峻性前所未有的風險挑戰,全黨全國各族人民上下同心、團結奮斗,穩經濟、促發展,應變局、化危機,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回顧過往歷程,新時代取得的一切偉大成就,都是黨和人民一道拼出來、干出來、奮斗出來的。
百余年前的家國飄零、山河破碎,一去不返。今天的中國,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必然會遇到各種難以預料的風險挑戰、艱難險阻甚至驚濤駭浪,仍有許多“險灘”要渡、“硬骨頭”要啃。走好前方的路,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
唯有改革求進,唯有創新圖強。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生動教科書。歷史實踐一再表明,只有不斷改革,黨和國家才會充滿生機和活力。剛剛閉幕的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這是新時代新征程上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向廣度和深度進軍的總動員、總部署,必將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大動力和制度保障。
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面對人民群眾新期待,必須自覺把改革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堅持用改革開放解決發展中的問題、應對前進道路上的風險挑戰,以改革到底的堅強決心,動真格、敢碰硬,破除妨礙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為實現偉大目標不斷釋放能量、增添動力。
新的征程,新的使命,新的擔當。只要把黨建設好,把黨組織發展好,把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發揮好,黨就能夠繼續發揚斗爭精神,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知難而進、迎難而上,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如期將美好藍圖變成億萬人民的幸福實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