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市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優化營商環境的工作部署,積極探索“股東式”服務模式,為企服務從“便利化”升級到“增值化”,全力打造“亭滿意·一嘉親”營商環境品牌。在今年的全省創建一流營商環境暨推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上,明光市獲得了“全省優化營商環境優秀單位”稱號。
聚焦“集成服務”,為項目推進增速
明光市通過集成前端服務,通過“一類事”集成辦、“一張圖”指引辦、“一專班”跟進辦,為企業賦能倍增,項目轉化率提升到78.6%,顯著壓縮項目時間成本,讓企業贏在起跑線上。
安徽美達倫新能源公司生產負責人宛正表示,企業落戶明光,除了看中這里獨特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交通,更看中了這里的營商環境。
這個總投資80億元的年產10GW新型高效太陽能電池智慧工廠建設項目,位于明光經開區產城新區,于2023年11月7日正式投產,實現了“當年開工、當年投產、當年申規”,創造了明光重大項目建設新速度。
這得益于明光市建立的在建項目“四個一+”幫扶專班政策,即“一個項目、一名牽頭縣級領導、一名招引單位負責人、一名承接平臺具體負責人和制定深度服務清單”推進機制。尤其在保障重點項目建設過程中,建立“2號業主”幫扶幫辦機制,配設專員常駐工地及時解決項目建設過程中的難點、堵點問題,保障項目建設快速有序推進。明光經開區美達倫項目“2號業主”代表邵統文說:“在項目建設時期,我常駐項目建設現場,隨時協調解決項目推進中的各個要素保障,我們的服務從‘保姆式’向‘營養師式’轉變。”
市企業服務中心副主任謝濤介紹:“我們對企業開辦、立項備案等29個事項進行梳理完善并形成流程圖,為新簽約項目提供詳細的流程指引。完善‘全程代辦’服務機制,包括注冊、用地規劃等開工前行政審批事項的幫辦代辦,水電氣等公共服務事項提前介入,做到拿地項目6個月內、租賃廠房項目3個月內實現全面開工建設。2023年,項目轉化率超滁州市平均值10余個百分點,8個項目實現當月簽約、當月開工。”
聚焦“最需服務”,為企業發展增效
明光市前移服務關口,主動感知企業需求,建立“要素保障星期六會商”“項目要素預警”等機制,制定《明光市為企全生命周期“深度服務”清單》,設立6支專業為企服務團隊,著力為企業提供科技、政策、用工、法律、用地和融資等全方位要素保障服務,促企發展提質增效。
2023年3月初,明光科迪新材料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陸穎兒焦急地聯系明光市稅務局,由于受市場影響企業營收和利潤下滑,導致研發費用捉襟見肘,咨詢有沒有最新的稅費支持政策,可以有效緩解科技創新企業研發投入的資金壓力。
明光市稅務局隨即安排專人上門走訪了解企業情況,指導企業通過電子稅務局,完成增值稅留抵退稅申請。三天后,225萬元留抵退稅款便發放至企業賬戶。
“這筆留抵退稅款真是‘及時雨’,增加了企業的現金流。”陸穎兒說,多虧稅收優惠政策加持,研發資金得以保障,綠色環保產品多點開花,形成了一條豐富的產品線。在明光市科技局的支持下,該企業成功獲評為安徽省“專精特新”企業、安徽省企業研發中心。今年,該企業正準備申報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這每一個榮譽,都幫助企業獲得了財政支持、稅費減免,促進企業繼續加大技術創新、人才培養等方面的投入,進一步提升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政府給我們研發創新提供了最堅強的后盾,我們明年還將繼續追加投資。”明光科迪新材料有限公司負責人陸楚安自信地說。
要素跟著需求走,全面掃清項目推進障礙。2023年,明光市幫助企業解決用工4446人,解決融資39.93億元,解決工業用地3338畝,幫助各類市場主體降本減負7億余元。
聚焦“一流服務”,為品牌塑造增彩
明光市在提供“普適性”增值服務基礎上,還對重點企業提供高規格的“股東式”服務,2023年在為企服務省季度“賽馬”中連續兩個季度企業滿意率、綜合評議率100%。
今年2月15日,大年初六。明光市欣大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宗斌忽然接到公司值班人員電話:“變壓器壞了,公司斷電了!”
大年初七,公司要調試設備,大年初八,工人就正式開工了。在這緊要關頭,宗斌想到了明光市經開區管委會黨工委副書記姚遠。
由于時間緊、任務重,明光經開區管委會立即啟動應急預案,迅速協調市供電公司、東源電力公司到現場排查搶修,判定線圈嚴重燒壞,無法維修,必須更換全新變壓器。但是,該變壓器容量為1000千伏安,電力公司沒有備貨,而到外地采購最快也要15天到貨,安裝送電還需要2個工作日。
為保障企業正常復工復產,明光經開區管委會工作人員連夜尋找變壓器廠家,最終聯系到合肥一家變壓器經銷商,找到了合適的變壓器,并協調經銷商立刻安排裝車發貨。在變壓器燒壞20個小時后,經過多部門協作,新變壓器順利送達公司。經安裝、調試、排查線路,2月16日晚上9時恢復供電,保障了企業正常復工復產。
服務企業就是“二次招商”。明光市創新“企業吹哨,部門報到”服務,始終把企業家的事當作自己的事來辦,解決好企業最關心、最現實的急難愁盼問題,讓企業投資更省心。
好的營商環境,正給明光帶來源源不斷的發展后勁。2024年1—4月實現工業總產值57.57億元,增長14.4%;實現工業增加值13.19億元,增長13.9%。今年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8家。此外,正在申報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7家、省創新型中小企業22家、省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1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