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畔翡翠的生態蝶變、國之重器的智能跨越在被譽為“江東第一城”的馬鞍山不斷上演。近年來,作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要塞的安徽東大門,馬鞍山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奮力打造“生態福地、智造名城”的城市名片,對標“杭嘉湖”,與長江和諧共舞,堅持數字賦能,突出科創引領,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建設宜居宜業的美麗鋼城。
從“江岸翡翠”到“呼吸之城”,譜寫生態治理“新篇章”
時間回撥到2019年,占地986畝的薛家洼聚集著固廢堆放點、“散亂污”企業和危舊居民區,“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為修復長江沿線生態“傷疤”,馬鞍山用壯士斷腕的決心,以薛家洼為突破口,啟動長江馬鞍山段東岸綜合整治,整治區域總長23公里。
如今的薛家洼生態園,已蝶變為“最美岸線”,是遠近聞名的網紅打卡點。晴空萬里的初秋,師生實踐團隊、拍婚紗照的新人、暑期親子游的游客,紛紛在這一片江岸碧綠的美景中合影留念。
2020年8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馬鞍山薛家洼生態園,對馬鞍山生態修復工作給予肯定,并親自為這座新興鋼城擘畫了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長三角的“白菜心”這一新發展定位。
“四年來,我們牢記囑托、感恩奮進,把生態文明擺在優先位置,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以優等生的標準抓好長江大保護,重現了‘一江碧水向東流’的勝景?!瘪R鞍山市委書記袁方說。
生態綠化持續加速的馬鞍山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呼吸之城”,是全國首批、安徽省首個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城市?!颁摮恰敝挠晟胶珗@改造就是馬鞍山市打造海綿城市的項目之一。2024年3月4日,總投資約1.5億元的雨山湖東區排水韌性能力提升工程正式開工建設,湖體清淤、活水循環、建筑出新、海綿建設等十大子項工程齊上馬。
“今年,我們完成了雨山湖20余年來的首次清淤,給湖體‘減重’約29萬立方米。新建活水循環泵站4座,構建8.3萬平方米水下生態系統,讓湖水實現自循環和自清潔?!瘪R鞍山市重點工程處黨組書記、主任張春山介紹。
如今的雨山湖水清岸綠、游人如織,曾經渾濁的溝塘現在清可見底。公園外圍人行道的改造、沿湖跑步道的鋪設以及健身設施的加固出新,給雨山湖公園增添了新的活力。
“鋼城”穿上智能跑鞋,跑出創新發展“加速度”
新年伊始,復興號換上了“新年套裝”,整列裝配馬鋼牌高速車輪,復興號高速動車輪已成為一張“金色名片”。
從生產第一個國產輪轂,讓中國鐵路穿上“國產輪”,終結我國鐵路交通運輸依賴進口“洋輪洋箍”的歷史,到如今為中國高鐵換上高速車輪新“跑鞋”,打通國產車輪替代進口“最后一公里”,馬鋼“爭氣輪”在不同歷史時期都展現著耀眼的輝煌。經過60年的發展,寶武集團馬鋼軌交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馬鋼交材”)已成為國內唯一具備全譜系軌道交通輪軸產品研發、制造能力的企業。
“老樹發新芽”的傳奇為何能在這里一直延續?馬鋼交材的“最強大腦”給出了答案。
庫存產量、工藝數據、磨損分析……在馬鋼交材管控中心的大屏幕上,各種監控數據、紅綠標識燈持續跳動,這里被稱為馬鋼交材的“最強大腦”?!捌脚_上的一件數字車輪對應一件實物車輪,利用數字化全過程收集質量數據,實現質量和服務的雙提升,這也是數字技術在價值鏈、產業鏈上的延伸?!瘪R鋼交材制造部管控中心作業長劉強介紹道。
數智化轉型讓“鋼鐵巨人”在創新賽道上跑出了“加速度”?!?023年,我們車輪產量達到61.5萬件,相比2022年增長了12%,車軸生產量達54582件,同比增長113%?!眲娮院赖卣f。
以東科半導體(安徽)股份有限公司為代表的半導體產業集群的蓬勃發展,為我們打開了馬鞍山市打造新興產業、未來產業集群的“冰山一角”,窺見了這座城市處處激蕩著的澎湃創新動能。
“這個充電器好輕便??!”在東科半導體(安徽)股份有限公司產品展示廳里,一款輕巧的充電器頗為吸睛,這個最新款65W充電器,其關鍵部件電源管理芯片就是東科制造,逐漸成為行業主流產品。
2017年落戶馬鞍山的東科半導體(安徽)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為數不多的集研發、設計、生產、銷售為一體的集成電路科技創新型企業,是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先后開發出同步整流、第三代半導體氮化鎵芯片等產品,廣泛應用于電源管理芯片市場。其中“同步整流芯片”獨有的雙引腳封裝技術為全球首創,形成獨家競爭優勢,市場占有率全球領先。
擁有200多項知識產權、65項發明專利的東科半導體(安徽)股份有限公司,從2018年至今,研發投入超1.5億元,廣泛與大院大所開展產學研合作,在電源管理芯片領域苦練“絕”技,乘馬鞍山智能轉型之風,創“芯”征程拾級而上?!奥鋺赳R鞍山以后,公司產值、固定資產收入都得到大幅增長,這都離不開馬鞍山市對技術創新企業的大力扶持和良好的營商環境?!睎|科半導體(安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秘書、副總經理楊偉真說。
構建城市治理新格局,育出便民服務“新成果”
刷臉、按鍵、簽字、打印、取件,僅用幾秒鐘,市民王永建在馬鞍山市政務服務中心“政民通·馬上辦”設備上就辦好了公積金貸款業務所需的證明材料。截至2024年7月,這位效率極快的“辦事員”已為群眾“刷臉”核驗實現無感“免證辦”11萬余件次。
“這個服務非常好!本來以為準備證明材料很麻煩,沒想到這么快就辦好了,這個方式非常值得推廣!”讓王永建如此開懷的政務服務得益于馬鞍山市推出的“無證明城市”改革。
2023年初馬鞍山市率先在全國研發運用“無證明城市”桌面交互終端,讓群眾辦事高效不求人,在全國首創零信息輸入直接刷臉辦。截至目前,全市共梳理市級證明材料1295項,已實現免提交987項,71項證明事項采取告知承諾的方式實現免提交,通過共享數據,實現629項事項證明材料免提交。
刷臉取證、即時辦理,馬鞍山市“無證明城市”改革讓群眾辦事不再被“證明多、出具難、多頭跑”等“攔路虎”困擾,“來刷個臉”已成為政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說得最多的一句話。
為高效推動這項改革工作,馬鞍山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動,成立專門小組,分工協作,“馬”上推進,城市服務再提速。
“以前辦理業務最少需要20分鐘,現在僅需幾秒鐘就能完成,不僅方便了群眾,也提高了政務服務效率?!瘪R鞍山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綜合業務部主任萬霞說。目前全市已投入“政民通·馬上辦”設備50多臺,覆蓋全市各縣(區)政務服務中心及高鐵站。
“為民服務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促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我們將繼續深化‘無證明城市’建設,完善戶籍電子檔案、推動老舊檔案電子化、加大部門核驗力度,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瘪R鞍山市公安局科信支隊支隊長周克武說。
“山,快馬加鞭未下鞍?!痹谏罨母锏陌l展進程中,馬鞍山堅定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長三角的“白菜心”,“含金量”“含新量”“含綠量”不斷提升,未來這座濱江之城將拓展更高質量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