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小崗時強調:“樹立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理念,確保廣大農民安居樂業、農村社會安定有序。”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完善正確處理新形勢下人民內部矛盾機制,及時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近年來,小崗村“兩委”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根本遵循,大力弘揚改革精神,積極踐行“楓橋經驗”,構建黨建引領下的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的農村基層治理體系,開啟了基層治理現代化新篇章。
堅持以黨建引領明方向,匯聚基層治理強大合力。小崗村黨委以理順領導體制為發力點,進一步強化黨組織在鄉村治理中的領導作用。配強“本土”第一書記,發揮“頭雁效應”。在鳳陽縣委的支持下,小崗村第一書記由從全縣范圍內擇優遴選的熟悉小崗情況、本領過硬的干部擔任,切實發揮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全面提升了村黨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建立“雙向掛職”機制,推動“村企共建”。高度重視非公黨建工作,堅持把支部建到企業上,進一步延展黨組織“手臂”。村黨委委員與在村企業(如小崗盼盼食品有限公司等)高管“雙向掛職”(即雙方互派干部到對方兼職),一方面組織企業黨員參加村里活動,掌握發展情況,帶頭愛崗愛村;另一方面,村里主動了解企業存在的困難并及時幫扶處理,進一步推動黨建工作與企業發展雙向融合、無縫對接。織密便民治理網格,打通服務堵點。實行網格化管理,采取“1+N”工作模式,網格長由村“兩委”成員或者駐村企事業單位相關負責人擔任,黨員、預備黨員、村民組組長優先納入網格員,其他致富帶頭人、鄉賢以及有意愿為村里做事的村民也可以申請成為網格員。探索全領域、全方位網格化管理和服務新模式,為村民提供精細化服務,切實把治理觸角延伸到“末梢”。創新“兩委”配備模式,建強人才隊伍。小崗村“兩委”選派干部與本土干部的比例約為4∶6,干部之間實行“分工不分家”合作模式。選派干部主要負責對外招商引資和處理各類外勤事務;本土干部主要負責基層治理中的具體工作,面對群眾,解決具體問題,落實各項具體政策。
堅持以“自治”護和諧,構筑多方參與大平臺。高度重視村民自治工作,制定《小崗村民代表大會制度》《小崗村民民主議事決策制度》《小崗村務監督委員會工作職責》等規范性文件。涉及集體重大事項,或組織召開村民大會,讓群眾參與審議表決;或組織召開村民代表大會,集體研究審議經濟社會發展計劃、村規民約、公益事業及重大村務事項。為了對權力進行全面監督,小崗村成立村務監督委員會,對村務、黨務進行監督;成立村民紀律監督組、村民理財小組等群眾監督組織,參與對村“兩委”及黨員干部的監督,進一步規范決策行為。成立由村“兩委”成員組成的人民調解委員會,主要負責處理協調村里各種矛盾糾紛,尤其重視對征遷、修路、用水、土地流轉等牽涉具體政策的矛盾糾紛處理。由六名老黨員、老村干、老退伍軍人等志愿者組建的義務調解工作室,對日常鄰里糾紛、家庭矛盾,利用親情、族情、鄰里情“化干戈為玉帛”。2016年成立以來,義務調解工作室共辦結群眾訴求395件,調解各類糾紛117起。
堅持以“法治”促規范,涵養遵法守法良好風氣。村司法所與村“兩委”共同化解群眾生活、工作中的矛盾糾紛,復雜的糾紛還邀請派出所及婦聯、共青團、民政局等相關部門參與。小崗村派出所圍繞法治宣傳、矛盾排查、便民服務等開展工作,與各部門信息共享,共同為村民服務,發現問題,共同協調,及時化解矛盾。村黨委邀請司法所、法院等相關部門人員到村委會開展法律講座,村里黨員干部先學法懂法,用法律規范言行、指導工作;同時組織司法所、交警隊、派出所、志愿者等到學校、社區、企業等開展形式多樣的法治宣傳。2019年,小崗村成為全國普法辦命名的安徽省首個“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基地”。
堅持以“德治”樹新風,營造比學趕超濃厚氛圍。堅持發揚小崗精神,勇于創新,探索打造了“美德銀行”積分制新模式,以一本“美德存折”與六張“美德存單”為載體,讓美德行為得以量化,有具體記錄,還可兌換物品,用正向激勵有效引導群眾自覺做好事行善事,樹立新風,摒棄陋習。2020年3月,村“兩委”組織出臺了《小崗村美德銀行積分方案》《小崗村移風易俗村規民約》《小崗村違反村規民約扣發分紅等福利待遇方案》等制度方案。村“兩委”干部、黨員、網格員等帶頭遵守村規民約,將自己的行為存入“美德銀行”,給村民作出示范,為村民樹立看得見、學得來、愿意做的身邊典型,讓村民跟著動起來、學起來、干起來,發揮了黨員干部的示范效應。“美德銀行”已深入村民心中,產生廣泛的輻射示范效應。2023年,村“兩委”還主導制定了《美德銀行建設指南》,成為全國首個美德銀行建設標準。
堅持以“智治”增效能,實現數據跑腿快服務。創新建設“數字小崗”,運用大數據、互聯網等技術手段建立起鄉村治理云平臺,將“數字+”融入基層治理和民生服務各個方面,實現智慧化、精細化、規范化鄉村智治。“數字小崗”創新融入“微網格綜合治理模式”,村里的“人、地、物、情、事、組織”六大要素全部融入網格之中;網格員通過“數字小崗”采集信息,收集群眾訴求,登記美德銀行積分等,借助“數字小崗”,高效推進各項工作;通過全景AR,實時監控村莊信息,重點區域進行可視化識別,遇到異常情況系統及時報警,網格員第一時間到現場處置,實現了由“鍵對鍵”到“面對面”的閉環管理;線上開通了咨詢、留言、建議等互動板塊,群眾可以隨時反映情況、舉報問題、提出意見或建議,并將群眾提出的訴求通過“數字小崗”平臺推送給村干部和網格員,以便得到及時回應、快速解決。黨務、村務、財務等信息除在公告欄、戶外顯示屏公開外,還通過“數字小崗”及時發布,村民不受地域時空限制,隨時隨地了解村里各種情況,進一步保障了群眾的知情權,為村民參與村務管理提供更多渠道,激發他們建設家鄉的熱情。
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以黨建引領“四治”融合的實踐探索,彰顯了小崗村永續改革的精神風采。目前,小崗村干群關系融洽,鄰里糾紛和家庭矛盾逐年減少,村容村貌煥然一新,近十年無一起信訪事件。與此同時,村里好人好事越來越多,涌現出一大批美德少年和好婆婆好媳婦。在2024年2月1日分紅大會上,村“兩委”對上年度10名“美德少年”、11名“好婆婆”、15名“好媳婦”、6戶“文明新風戶”、5名“最美保潔員”、6名“好老師”進行了表彰,為54名大學生發放了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