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戰略高度,科學謀劃、系統推進基層治理領域改革,進一步夯實了黨的執政基礎和國家治理根基,開創了“中國之治”新局面。組建黨委社會工作部,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新形勢下健全黨的社會工作領導體系、統籌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重大舉措。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對社會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時強調,社會工作部門要加強自身建設,強化政治擔當,勇于實踐探索,扎實履職盡責,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新的貢獻。安徽省委社會工作部自組建以來,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基層治理的重要論述,堅決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及省委工作要求,勇擔使命,踔厲奮發,努力開創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局面。從全國社會工作系統來看,我們第一個開展書記領辦基層治理項目;第一個圍繞小區治理開展建議征集活動;第一個制定加強全省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的文件,并首次開展借調社區工作人員集中清理;第一個在全省開展村(社區)工作事務、機制牌子、證明事項專項整治;第一個部署推進志愿服務深度融入基層治理;第一個成立省級社會工作研究院;第一個打造基層治理“直播節目”。中央社會工作部部長吳漢圣來皖宣講時,對我省“新時代六尺巷工作法”、社區志愿服務、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等工作給予充分肯定。中央編辦評估組來皖開展機構改革評估時,對我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等工作給予高度評價。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強調,“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健全社會工作體制機制,加強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加強社會工作者隊伍建設,推動志愿服務體系建設?!笔∥粚闷叽稳珪h建引領基層治理也作出重要部署。黨委社會工作部門應改革而生、順改革而強,我們要以改革創新的精神,抓好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各項改革任務落實。
一、抓好統籌協調,完善基層治理機制
基層治理是一項系統工程,涵蓋基層黨建、協商民主、矛盾化解、組織動員、民主政治、為民服務等方面,涉及不同層級、諸多部門。要加快完善統分結合、上下聯動、一體推進的基層治理體制機制。
一是黨委統一指揮、統籌協調。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要完善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制度體系,把黨的領導貫穿基層治理全過程、各方面,發揮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形成基層治理的強大合力。在省委黨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下設立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協調機制,省委副書記擔任總召集人,成員單位共26家,充分彰顯了省委對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的高度重視。推動市縣兩級在黨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下設立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協調機制,均由黨委主要負責同志擔任總召集人,并結合實際設立為基層減負、小區治理、網格管理等專項小組。下一步,我們將充分發揮協調機制作用,加強跨部門工作協同和政策銜接,協同各方力量解決問題、推動工作,進一步強化黨建引領、加強部門協同、有效整合力量、提升工作效能。
二是書記親自上手、親力推動。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鶎又卫砗芏喙ぷ鳎此剖乔ь^萬緒的“小事”,實際上是涉及千家萬戶的“實事”,要作為各級書記關注的“大事”,層層示范破解基層治理難題,以上率下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組建以來,我們推行市縣鄉村四級黨組織書記領辦基層治理項目,目前,四級黨組織書記共領辦項目近2萬個。下一步,我們將強化過程把控,督促四級書記要真領真辦,定期調度會商,強力協調推進,對突出問題、薄弱環節集中攻堅突破,全力抓好“衣食住行”的基本民生、滿足“安居樂業”的多樣民生、兜牢“安危冷暖”的底線民生。
三是部門各負其責、各展所長。抓好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既需要協調聯動、協作聯動,也需要各負其責、各展所長,厘清職責邊界,明確任務分工,防止部門“多頭管理”、政策“神仙打架”。省兩辦印發《關于推廣“新時代六尺巷工作法”加快構建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格局的意見》,部署“黨建領事、禮讓和事、群眾說事、多元解事、網格管事、群力防事”6個方面29項治理任務,進一步明確了各部門抓基層治理的任務分工。我們將繼續落實好牽頭任務,統籌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健全合作機制、加強工作協同,與各部門共同把基層治理各項任務完成好、干出成效。
二、抓實減負賦能,破解基層治理難題
“小馬拉大車”是長期困擾基層治理的老問題,黨中央及省委高度重視,基層組織和基層干部高度關注。我們會同省委組織部印發《關于破解基層治理“小馬拉大車”突出問題的具體措施》,從建立健全權責清單、推動組織編制和力量下沉等7個方面,細化了20條具體措施,各部門一手抓為“車”減負,一手抓為“馬”賦能,齊抓共管形成合力。下一步,要發揮好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協調機制作用,確保各項任務落細落實,同時立足黨委社會工作部門職責,堅持減負與賦能雙向發力,破解基層治理難題,讓基層可感可及。
一是規范掛牌,為基層減壓力。村級組織工作機制多、牌子多等問題,加重基層負擔,擠占基層服務群眾時間。我們組建工作專班,赴16個市201個村(社區)調研,在全方位摸實情、找癥結、聽建議的基礎上,開展村(社區)工作事務、機制牌子和證明事項專項整治,對不在清單內的工作事務、機制牌子、證明事項一律予以清理,推動把“上墻的形式主義”拿下來,讓服務群眾和抓落實職責“歸位”。下一步,我們將建立健全涉及村(社區)組織工作事務、機制牌子、證明事項的聯審機制,嚴格落實村(社區)“一牌一核”,建立健全村(社區)組織負擔常態化監管機制,防止出現邊減邊增、明減暗增、先減后增等問題。
二是建強隊伍,為基層添動力?;鶎又卫淼闹黧w是人,治理的對象也是人,提高基層治理成效關鍵也在人。社區工作者是社區治理的骨干力量,我們會同省委組織部、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出臺加強全省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的文件,推出了8項重點措施,在人員配備上,實行員額管理,吸納專職網格員、高校畢業生、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等進入社區工作者隊伍;在待遇保障上,落實“三崗十八級”薪酬待遇,納入城鎮職工社會保險體系,提供免費體檢、帶薪休假等;在職業發展上,探索開展“鄉編村用”工作,加大從優秀社區工作者中招錄(聘)公務員、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力度。同時,首次在全省開展借調社區工作人員集中清理,讓社區工作人員回到社區,集中精力為居民群眾服務。下一步,繼續從配強隊伍、健全職業體系、提升能力素質、強化待遇保障等方面,一件一件抓落實、問成效,真正讓社區工作者政治上有盼頭、事業上有奔頭、工作上有勁頭。
三是暢通渠道,為基層聚合力。新就業群體、志愿者隊伍、社區工作者、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都是基層治理的重要力量,過去都分散在不同部門,如何整合力量是一個難點,現在都是由黨委社會工作部管理,將凝聚更強大合力。我們印發《關于推進志愿服務深度融入基層治理工作的通知》,指導各地各部門把社區作為志愿服務主陣地、主場景,促進志愿者在城鄉基層治理和服務中發揮更大作用。實施關愛凝聚新就業群體5項行動,推出參加工傷保險等24個暖心項目,指導各地建設“友好場景”,破解騎手“進門難”“找路難”問題,同時,鼓勵他們參與基層治理,推動新就業群體與社區“雙向奔赴”。啟動2024年“三區”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支持計劃,選派18人到省內5個縣區開展專業服務。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在黨委社會工作部門內部唱好“合奏曲”,暢通志愿者隊伍、新就業群體等參與基層治理渠道,構建共建共治共享基層治理格局。
三、抓細工作舉措,提升基層治理質效
基層治理是個老問題,黨委社會工作部是個新部門,立足新起點、面對新期待,我們堅持從問題導向出發,聚焦群眾急難愁盼,找準“小切口”突破,踏踏實實一件事一件事來抓,謀一件、干一件、成一件,推動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提質增效。
一是抓好小區治理。小區是城市治理的“最小單元”,推深做實小區治理,既是關鍵小事,又是民生大事,更是治理難事。我們以小區治理作為基層治理的突破口,圍繞小區“治什么、怎么治、誰來治”,深入13個市、39個小區走訪調研,訪談400余人,形成調研報告。省市聯動開展小區治理“金點子”征集活動,共收集意見建議3500余條,努力推動解決物業管理、老舊電梯更新、停車難、老人助餐、兒童托管等共性問題。下一步,我們將推動市縣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協調機制建好用好小區治理專項小組,推動各地根據群眾需求,分類精準抓好小區治理工作。
二是深化議事協商。近年來,我省各地積極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議事協商機制,形成了“新時代六尺巷工作法”“香樟樹下嘮家常”“作退一步想”“握手言和”“一杯茶”等經驗做法。我們印發《關于進一步深化黨組織領導的村(社區)黨群議事協商機制的通知》,明確內容事項、拓寬參與渠道、規范程序步驟,引導群眾自我管理,推動矛盾問題在一線解決。下一步,要健全基層黨組織領導的基層群眾自治機制,協同推進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實踐,持續激發村(居)民自治活力。
三是推廣積分管理。近年來,全省各地采用積分制推進基層治理,取得良好效果。我們印發《關于在全省城鄉基層治理中推廣運用積分制的通知》,指導各地細化積分內容、規范積分管理、做好積分運用,融入好人好事、愛崗敬業、鄰里和睦、孝老愛親、環境衛生等具體事項,反對高價彩禮、大操大辦、人情攀比等陳規陋習,引導群眾以善行換積分、以積分得實惠。下一步,我們將持續升級“小積分”助推“大治理”,激發基層善治活力,同時探索跨區域積分互認,奏響積分“大合唱”。
四是激發源頭活水。基層情況千差萬別,基層治理紛繁復雜,不能拿一個模式來套,用一種方式來干,需要因地制宜、精準施策,鼓勵基層首創,激發源頭活水。我們會同安徽廣播電視臺開辦基層治理《獨樹一“治”》節目,6月在安慶市林語棠小區直播“夜話物業”,7月走進桐城市直播“探尋新時代六尺巷工作法”,每場觀看量均超過40萬人次。在省媒開設“基層治理進行時”專欄專題,促進互學互鑒,形成了濃厚的氛圍。下一步,我們將建好用好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觀察聯系點,精準掌握基層治理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發現地方推進基層治理的好經驗、好做法。梳理、總結、發布基層治理典型案例,加大宣傳推廣力度,以點帶面推動各地基層治理水平整體提升。
(作者為省委社會工作部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