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省谷文昌紀念館考察時指出:“衡量干部業績好不好,關鍵要看老百姓口碑好不好。各級領導干部要向谷文昌同志學習,樹牢正確政績觀,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真抓實干、久久為功,把豐碑立在人民群眾心中。”
谷文昌同志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品德,尤其是他那種“對黨和人民極端負責”的求實作風,更是各級領導干部學習的楷模。總書記指出:“學習谷文昌同志,不僅要高山仰止,還要見賢思齊,像他那樣做人、為政。”
有一顆愛民的熱心。堅持求實作風,就要心里時刻裝著人民,關心群眾疾苦。1955年,上任東山縣委書記的谷文昌,著眼東山實際,面對壓在東山人民頭上的“風、沙、旱”三座大山,發誓“不治服風沙,就讓風沙把我埋掉”。他身先士卒,帶領群眾“上戰禿頭山,下戰飛沙灘”,苦戰十幾載,遍植木麻黃,筑起綠色長城,硬是治服了“神仙都難治”的風沙,讓海島換了天地,讓百姓換了人間。
有一身擔當的正氣。堅持求實作風,“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為民高擎一把傘,為民敢扛一片天,實事求是,敢于擔當。新中國成立初期,他向縣委建議把“敵偽家屬”改成“兵災家屬”,為4792名“壯丁”家屬摘掉“敵偽家屬”的帽子,并對這些家屬政治上不歧視,經濟上平等對待,生活困難給予救濟,孤寡老人由鄉村照顧。一項德政,贏得十萬民心。
有一雙聯民的腳板。堅持求實作風,就要知民情、順民意、解民愁、排民難。不能情況不明決心大,知識不多點子多,坐在辦公室瞎指揮。按照谷文昌的話說,就是“必須深入群眾,吃透情況”,“不當東轉西看的‘風水先生’”,邁開雙腳到群眾中去。谷文昌一年到頭,大部分時間在基層,常年穿一雙黑布鞋,一套灰色中山裝,深入到田間,挽起袖筒植樹,卷起褲腳犁田,拿起鋼釬打石頭,群眾想什么、盼什么,他就帶領群眾干什么。
有一套富民的良策。堅持求實作風,就要善于傾聽干部群眾意見,集思廣益,有一個切合實際的科學思路,有一套幫民致富的錦囊良策。谷文昌一到東山縣,就下去調查研究,他走遍東山的大小山頭,把一個個風口的風力、一座座沙丘的位置詳細記錄下來。他走村串戶,和村干部老農民促膝長談,制定出“筑堤攔沙、種草固沙、造林防沙”的治風沙方案;他針對東山土地不多又易澇的縣情,提出了“建海堤、防海潮,發展多種經營”,“以海為田,向海域進軍”的發展思路。因這些思路實事求是,切合東山的實際,谷文昌帶領全縣人民沿著這個思路發展經濟不動搖,很快從根本上改變了東山的貧困面貌,為后來的全面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谷文昌一生能始終堅持求實作風,關鍵在于他有一腔愛民之情、一顆無私之心,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學習谷文昌的求實作風,根本在于改造世界觀,真正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不帶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為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