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之畔,聚山納川。
因鋼而興,鋼鐵工業的發展鑄就了馬鞍山的筋骨肉;柔性服務,厚植民生福祉塑造了馬鞍山的精氣神。高質量發展既要興產業強經濟,也要回應群眾對幸福生活的期盼。鏗鏘奮進,看馬鞍山如何剛柔并濟,繪就業強城優生活美的實景圖。
數智賦能,強健城市工業筋骨
坯料加熱、軋制出爐、高壓水除鱗……在馬鋼股份特鋼公司的工廠內,優質合金棒材生產線正有條不紊地運行。火紅的鐵流伴隨轟鳴的軋機聲不停地翻滾,如此熱火朝天的生產一線為何鮮見操作工人?原來是有“智慧大腦”在遠程監測和調控。
搭乘數字化東風,馬鋼股份特鋼公司乘“云”而上,對生產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進行全面、精準、實時的管理和優化。位于車間二樓的主控室是整個產線的心臟,90%的指令由這里發出:在操作臺上一鍵下達生產指令,即可啟動加熱、軋制、冷床收集等多重工序,實現“一鍵軋鋼”。
“自動化水平的提升,一方面降低了工人勞動強度,改善了工作環境;另一方面保證了產線的穩定和產品的質量水平,降低了生產事故的發生概率。”副廠長于良說。
告別“傻大黑粗”,邁向“專精特新”。這條長達495米的生產線,曾需設置8到9個崗位,如今只需4到5個人就可操作全程;從前在一線冒險作業的鋼廠工人,現在坐進了明亮智能的操作室,通過屏幕觀察產線、指揮生產。
據介紹,該生產線于2017年4月破土,2018年8月建成投產,年設計產能40萬噸,主要生產16至90毫米規格的優質合金棒材,彌補了馬鋼長期以來在優質合金棒材小規格市場的空白。
近年來,馬鋼加快數字化轉型,構建了“1個管控中心+10個智控中心”的智慧模式,流程化高效化的智控煉鐵、冷軋智控等“智造”項目各具特色,成為區域數智賦能轉型升級示范標桿,先后入選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榮獲國家“數字領航企業”稱號。
今年9月,世界制造業大會在合肥召開,馬鋼集團的40多件產品亮相濱湖國際會展中心,吸引了多方關注。此次大會,馬鞍山共有9家“智造”企業參展,涵蓋裝備制造、汽車零部件、功能性新材料等多個領域。堅持以制造業為“綱”、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扎實推進新型工業化,如今的馬鞍山已躋身全國先進制造業城市60強。
刷臉辦事,暢通城市運行脈絡
“滴!授權成功!核驗完成。”在“政民通·馬上辦”服務終端刷臉掃描,只需40秒即可開具一張無犯罪記錄證明。這是馬鞍山建設服務型政府、打造“無證明城市”的一個生動縮影。
過去,未帶證明材料需多次跑腿、無犯罪記錄證明只能去轄區派出所開具……“證明多、出具難、多頭跑”等難題,曾一度困擾著企業和群眾辦事。
“針對這些痛點,我們把30多個政府部門的數據接口全部打通,讓群眾在任何一個窗口直接刷臉就可自動核驗,調取個人相關證明材料。既不需要群眾提交厚厚的材料,也免去了工作人員掃描材料的煩瑣過程。”馬鞍山市公安局科技信息化支隊支隊長周克武介紹。
走進馬鞍山市政務服務中心,可見“政民通·馬上辦”終端遍布各個窗口,它由觸摸屏、刷臉模塊、身份證閱讀器、掃描器等多個部分組成,是馬鞍山自主研發的無證明查詢核驗系統。工商信息變更、公積金辦理、不動產交易……多種政務服務事項,都可通過這個小小的機器,實現“刷臉辦、馬上辦”。截至目前,馬鞍山已通過刷臉核驗實現無感“免證辦”14萬件次。
“之前通過人工申請辦理港澳通行證比較麻煩,至少需要半個小時。今天通過這個機器,幾分鐘就辦理好了,十分便捷高效。”前來辦理港澳通行證續簽業務的王先生很是滿意。
從“群眾跑”變成“數據跑”,一張證明的變化顯示了馬鞍山破除政務數據壁壘、確保證明材料“應免盡免”的決心。
截至目前,全市共梳理審核政務服務事項3318項、證明材料6278個,已實現證明材料免提交5823個,免提交率92.8%。亮眼的數字,折射出馬鞍山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的不懈努力。
下一步,馬鞍山將持續擴大“無證明城市”改革成果,不斷擴大免提交材料的覆蓋范圍,深化電子場景證明證照的應用,切實提升群眾和企業辦事的便捷度和體驗感。
口袋公園,拓寬城市幸福半徑
漫步馬鞍山主城區,校園門口、小區周邊、道路沿線……時而可見一個個小公園點綴其間,這是馬鞍山正在打造的“馬小白”口袋公園。繽紛多樣的花草植被,功能完善的健身設施,精心植入的文化內涵,吸引了居民來這里休閑、孩童在這里嬉戲。
馬鞍山的“馬”,小而美的“小”,李白和白菜心的“白”,取三個字組合在一起,便是“馬小白”品牌來源。300米見綠、500米見園,小公園串聯起了城市的大街小巷,“小口袋”裝滿了市民的“大幸福”。
作為老牌國家園林城市,針對部分園林綠地功能不完善、綠化老舊等問題,馬鞍山積極推進城市更新,從2022年開始打造口袋公園,以學校周邊、居民社區、人流聚集地等為選址重點,打造向公眾開放、規模較小、形狀不同、功能多樣的公園綠化活動場地,同時以口袋公園建設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助力馬鞍山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長三角的“白菜心”。
“2023年我們在城區范圍內規劃建設20個口袋公園,目前已全部建成。今年計劃建設36個,目前已建成13個。”馬鞍山市城管局園林處宣傳科科長孫甜介紹。
既要“增量”更要“提質”。隨著二中游園、太白游園、康樂游園等口袋公園漸次開放,馬鞍山在收集市民反饋信息的基礎上,探索打造口袋公園2.0版本,康泰游園、問月園、逐夢園、暗香苑等一批口袋公園也陸續與市民見面。
今年8月,改造提升后的康泰游園正式開園,吸引了眾多市民前來打卡。游園南北長360米,東西長60米,總面積約2.24萬平方米,是馬鞍山目前最大的口袋公園。
作為社區服務型口袋公園,康泰游園關注“一老一小”群體,不僅開辟了羽毛球、乒乓球等運動空間,還特別打造了1300多平方米的兒童樂園。游園外圍鋪設了600多米的環形塑膠跑道,串聯兒童游憩區、康體運動區、草坪活動區、廣場活動區、林下健身區等功能板塊,方便市民開展多樣活動。
“慕名而來,不虛此行,改造得真漂亮,贊!”“設計真好,無論白天黑夜,都是大家散步的好去處、休閑娛樂的好場所。”口袋公園大幅提升了居民幸福感和滿意度,已成為市民交口稱贊的民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