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棚改安置房、一體化構建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多渠道做好農民工就業幫扶……近年來,宿州市不斷強化民生保障、增進民生福祉,持續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解難題,把百姓所盼變成民生所贊,交上了一份有厚度、更有溫度的民生答卷。
棚改安置房 保障百姓幸福安居
坐落在沱河北岸的唐園北區,是一座規劃有序、干凈整潔的標準化社區,樓與樓之間點綴著苗圃花園、健身設施和休閑廊亭,不少居民正在其中愜意地享受著寧靜的午后時光。然而誰能想到,五年前,這里可是另一番景象。
今年62歲的薛慶超是當地的老住戶,他告訴記者,改造前住的是老舊的自建房,“住了幾十年的老房子,有什么問題都得自己動手修。路上也沒有路燈,一到晚上就黑漆漆的”。這一帶原本叫作“黃莊”,滿是低矮破舊的土墻自建房,街巷狹小雜亂,市政配套陳舊,尤其是夏天垃圾清運不方便、污水排放不順暢,嚴重影響當地居民的生活和健康。薛大爺說,那時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換個地方住住”。
2019年,在廣泛征求群眾意見的基礎上,宿州市政府按照就地安置原則啟動該片棚戶區拆遷安置工作。三年后,一個占地126畝,由9棟住宅樓和配套的4棟商業樓、1座幼兒園組成的現代化小區——唐園北區落成,一舉解決了1694戶當地百姓的住房安置問題。
薛大爺和兒子各分到一套安置房,去年秋天剛搬入新家。“現在,家里要有什么小維修,只需要打電話報修就行,很快物業就來處理好了。晚上還有保安巡邏,很有安全感。”薛大爺表示,自從搬進新家后,心情就好起來了。
在小區的中心地帶,設立了一座“居民議事亭”。“我們小區的議事亭是唐園北區推行‘楓橋經驗’,運用‘六尺巷調解法’,協調化解居民爭議、矛盾的地方。”唐園北區物業經理曾淑雅說。“居民議事亭”解決了如樓上空調滴水、噪聲擾民、寵物飼養不規范等影響居民生活的一些日常問題,居民的心聲、情緒、矛盾癥結,在議事亭內都能得到充分傾聽、疏解。
宿州市立足實際,結合人口、土地、經濟、房地產市場等情況,靈活采取貨幣化安置、回購商品房、企業代建、融資聯建等多種方式,確定符合當地發展需求的棚改安置房建設模式,穩步有序推進項目實施。
五年來,宿州市共建設棚改安置房9萬余套,有力推動了城市建設快速發展,人居環境顯著改善,群眾獲得感、幸福感顯著提升。此外,政府還投資建設公租房2.9萬套,全部完成分配入住,累計發放公共租賃住房補貼5.2萬戶,有效保障了中低收入困難群體的住房需求。
一站式服務 做老鄉創業引路人
今年32歲的張遲沒有想到,竟然能在老家迎來事業的轉折點——從一個普通職員變身成為一名跨境電商,從給別人打工到自己創立公司。這一切都要從7個月前他報名參加的一場培訓說起。
當時還在上班的張遲參加了宿州青網科技園舉辦的線上跨境電商培訓,下班回家后便在網上打理店鋪。僅僅兩個月時間,他就在園區幫助下創立了宿州千亦星信息科技公司。他說:“公司剛起步,目前只有5名員工,每月凈收入有5000多元,年底是海外銷售的旺季,線上訂單量還會持續增加。”
在宿州青網科技園,像張遲這樣的創業就業者有1000多人,園區通過投資孵化初創企業,為技能人才提供培訓、創業公益輔導、科技成果轉化、政策咨詢與法律支持、人才引進與培養等服務,為返鄉農民工、青年創業者直接提供崗位超2000個。
同樣在今年走上創業之路的張亞飛、何小芳夫妻,是安徽宿州冠祥食品公司的老板。當記者來到他們位于宿州青網科技園燒雞生產車間的時候,一場生動熱鬧的帶貨直播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雖然試運營才幾天時間,但流量增長很快,這讓張亞飛相信,一旦正式開播,每天售出2000只整雞沒有問題。
想起去年還在蘇州務工的時候,臨近過年坐上“宿州老鄉,我們接您返鄉”的大巴,張亞飛不禁感慨道:“16歲就外出闖蕩,在外漂泊了那么久,返鄉的念頭越來越強烈。”今年年初,夫妻倆打定主意回鄉,靠著制作燒雞的技藝開店創業,逐漸在當地做出了名氣。今年6月,張亞飛將加工廠廠址選在青網科技園,創辦了“何子姐麻椒雞”品牌并開始籌備直播賣貨。“園區給我們減免了房租、水電費用,還通過園區自己的招聘系統幫我招聘員工、搭建電商直播平臺、選定直播帶貨博主。”張亞飛娓娓道來。
園區負責人劉高峰告訴記者,該科技園成立于2017年,占地面積260畝,由宿州市政府、埇橋區政府扶持發展,入駐百家企業,涵蓋電子商務、人工智能、智能制造、跨境電商等多個行業領域。園區吸納了返鄉農民工、青年創業者及附近居民等不同就業人群,直接就業1600余人,其中返鄉就業900余人,占比超過50%。
在宿州市,像青網科技園這樣的省級農民工返鄉創業園和青年創業園共有12個,還有大學生返鄉創業示范基地(園)18個、退役軍人創業園6個、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33個、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17個。
今年以來,宿州市人社局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堅持就業創業靶向發力、精準施策,一體化構建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全過程做好企業用工服務保障,多維度做好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幫扶,多渠道做好農民工就業幫扶。全市持續開展“招才引智高校行”“人才歸宿 職引未來”大中城市聯合招聘等校園招聘活動,常態化開展“接您回家”“送您上崗”“春風行動”“春暖農民工”等就業服務專項活動。
截至2024年9月底,宿州全市城鎮新增就業28409人,支持高校畢業生、返鄉人員、退役軍人等創業者創業9483人,審核發放創業擔保貸款6.2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