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杜集區采取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推行高層居民樓“梯禁”安裝,用“智慧眼”攔住上樓充電的電動車,目前已完成22個小區615部電梯的系統安裝,很快可實現轄區內高層居民樓“梯禁”管控系統安裝全覆蓋。
近年來,電瓶車樓內充電現象時有發生,不僅占用、堵塞公用通道,誘發鄰里糾紛,甚至還會引發火災。只要用心用情用功,這一狀況并非無解。引進、安裝“梯禁”管控系統后,一旦有人將電瓶車推進電梯,電梯里的報警器就會立即報警,電梯關閉按鍵暫時失靈,直到車子退出電梯,電梯才能恢復運行,足見科技植入社會治理的威力。
這不由讓人聯想起因音量大而成為居民投訴熱點的廣場舞。廣場舞愛好者言稱自己擁有健身權,居民則說自己擁有休息權,兩者各持一端,誰也說服不了誰。針對這一情況,有城市無償為社區廣場舞隊伍安裝超聲波智能定向音響。一個超聲波智能定向音響,使廣場舞聲音只在特定方向和范圍傳播,既解決了噪聲擾民的問題,也為廣場舞愛好者保留了活動空間,“兩難”變成“雙贏”。
引進、安裝“梯禁”管控系統,事情還沒有完。試想一下,居民為何將電瓶車放到樓內充電?很多時候、很大程度上緣于無處可充電。為此,杜集區在安裝“梯禁”管控系統的同時,科學合理布局充電樁,所裝的充電樁位置適中,充電流程簡化且具備過充保護、短路保護、漏電保護等多重安全保障措施,業主通過掃碼即可安全便捷充電。
群眾利益無小事,一點一滴見初心。只有從源頭上把問題找準了、把措施做實了、把事情辦徹底了,實施效果才會好,才有質量、水平、勝利可言。那種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做法,不從源頭、根本上著眼入手,錢沒少花,效果還不理想。這方面的教訓應當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