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是在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關鍵的會議,全會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作出重要部署安排,對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一、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是全面加強黨的建設的關鍵一環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改革事業越是向縱深推進,越需要加強黨的自身建設,越需要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
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是推進新時代新征程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內在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為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提供了堅強政治保證。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把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列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任務之一。2014年8月,黨中央印發《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提出26項涉及黨的組織制度等四個方面的改革措施,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全方位、立體式推進。新時代新征程,不斷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要進一步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完善黨的建設制度機制。
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是一以貫之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必然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全面從嚴治黨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以前所未有的決心、舉措和力度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新形勢下,中國共產黨仍然面臨著“四大考驗”“四種危險”,在一定范圍內和一定程度上還存在著“七個有之”的問題。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中國共產黨要時刻保持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清醒和堅定,不斷推進黨的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是堅持制度治黨、依規治黨的重要舉措。堅持制度治黨、依規治黨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鮮明提出堅持制度治黨、依規治黨,為完善黨的自我革命制度規范體系提供了根本遵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不斷深化對黨內法規制度及其地位、作用、意義的認識,堅持用制度管黨治黨,形成比較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黨的二十大強調,要堅持制度治黨、依規治黨,“形成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發現問題、糾正偏差的機制”。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進一步提出完善黨內法規等重要改革部署,為堅持制度治黨、依規治黨提供堅實法規制度保障。
二、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必須堅持正確的方向和原則
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必須把握好正確政治方向,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
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必須以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為根本原則。黨的領導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保證。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定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把黨的領導切實貫徹到改革的全過程各方面。
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科學指引。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加強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建立健全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長效機制。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深刻回答了全黨面臨的重大時代課題,是推進新時代新征程黨的建設的新的偉大工程的根本遵循。要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深入學習踐行這一指導思想,進一步增強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
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必須以調動全黨抓改革、促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著力點。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要聚焦進一步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長期執政能力的重要改革目標,不斷提高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要逐步構建起科學的選人用人機制,推動形成良好的用人導向和制度環境,不斷激發全黨全社會創造活力,不斷提振干部干事創業的精氣神,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大動力和堅強保障。
三、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任務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要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到二〇二九年新中國成立八十周年時,完成全會提出的改革任務。必須提高政治站位,全面落實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的重點任務,把黨的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提高干部現代化建設能力。要不斷完善干部選拔任用制度,鮮明樹立選人用人正確導向,營造有利于干事創業的良好環境,讓敢擔當愿作為的干部有干勁、有奔頭。在“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落實‘三個區分開來’”,“推進領導干部能上能下常態化”等方面發力,充分發揮考核評價“指揮棒”作用,建立完善容錯糾錯機制,健全有效防范和糾治政績觀偏差工作機制,著力解決干部亂作為、不作為、不敢為、不善為的問題。堅決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切實為基層減負,讓廣大黨員干部把更多時間和精力放到抓落實上。
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推動各層級各領域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探索加強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新就業群體黨的建設有效途徑。”新形勢下,要統籌和兼顧“三新”組織和群體,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新就業群體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主體,也是基層黨建的重要陣地。要理順黨建工作管理體制,創新黨建工作理念方法,把思想政治引領與凝聚服務結合起來,完善相關領域群眾利益協調機制,不斷增強黨在新興領域的號召力、凝聚力、影響力。
完善黨員教育管理、作用發揮機制。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員隊伍建設是黨的建設的基礎工程。要把提高黨員質量擺在黨員隊伍建設的首要位置,嚴把“政治關”,確保黨員隊伍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不斷探索“三新”領域發展黨員新路徑。夯實教育培訓,強化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全面提升黨員的政治能力和工作能力。嚴格黨員教育管理監督,落實好“三會一課”等制度,強化日常監督管理,加強流動黨員管理工作。引導廣大黨員在一線淬煉成長,砥礪斗爭本領、增強斗爭意志,探索建立黨員應急動員發揮作用機制。選樹表彰先進典型,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作者單位:省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