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民宿是鄉村旅游的重要業態,是帶動鄉村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黃山市擁有民宿3200余家,其中皖美金(銀)牌民宿264家,是全國首批9個民宿產業發展示范區之一。近年來,黃山市將黨組織建在民宿業發展鏈上,緊抓民宿行業“兩個覆蓋”,積極探索“黨建引領、協會發力、文化賦能、宿村聯建”模式,通過搭建聯建平臺、拓展聯建載體、放大聯建紅利等系列舉措,不斷豐富民宿經營業態,放大聯農帶農效應。去年以來,各類民宿帶動就業15萬人,累計接待游客330萬人次,實現綜合效益達120億元。
搭建聯建平臺
“2017年,我回鄉將祖宅改建成度假民宿‘梅姑娘的院子’。民宿建設初期,鎮黨委和村黨總支在項目審批、基建裝修、環境改造等方面提供一站式服務,了解到我們運營過程中資金存在缺口,借助正在開展的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工作,協調金融專員上門辦理‘民宿貸’,累計放貸490萬元,為我們民宿的發展注入了金融活水。”安徽省首批“皖美金牌民宿”“梅姑娘的院子”業主梅娉艷介紹道。
坐落在黃山市黃山區烏石鎮舒溪村的“梅姑娘的院子”,已經是遠近聞名的民宿。生意火起來后,梅娉艷想著幫助村民銷售一些土特產,就創辦了“梅姑娘鄉村市集”,通過“民宿+客人+村民”模式,讓當地的太平湖魚、土雞蛋、火腿肉等山貨源源不斷地走向都市,每年收購農戶農產品約150萬元?!懊饭媚镟l村市集”是黃山市實施黨建引領助推“宿村聯建”,促進鄉村特色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類似的民宿還有黟云碧山、拾庭畫驛、浪漫花澗·蜜西溪里民宿……
“宿村聯建”工作由市委組織部牽頭,會同市委社會工作部、市文化和旅游局等部門,引導本地優質民宿與所在村黨組織在文旅、農業等方面開展合作,旨在通過搭建集“盤活資源、帶動增收、鏈接人才、推介鄉村”于一體的“宿村聯建”平臺,著力實現民宿發展與村莊建設同頻共振。為推動工作走深走實,黃山市實施民宿行業“兩個覆蓋”集中攻堅行動,新建民宿行業黨群組織87個,從屬地鄉鎮黨委班子成員中選派黨建工作指導員65名,實現264家皖美金(銀)牌民宿聯系指導全覆蓋。按照“雙向選擇、自愿參與、分步實施”原則,以鄉鎮黨委為主導,以皖美金(銀)牌民宿和行政村為主體,有序推進“宿村聯建”,首批已促成“從筑·黃山”等45家民宿和45個行政村黨組織“宿村聯建”,并由選派到民宿的黨建工作指導員負責聯絡協調,指導推進“宿村聯建”日常工作。
拓展聯建載體
“太有年味了!”“這是什么?好有趣!”“太神奇了,快拍下來!”……新春佳節之際,在黃山區湯口鎮山語民宿,兩位來自法國的國際友人結伴而來,品嘗著當地特色的米粿、徽墨酥,沉浸于非遺傳統民俗的盛宴。山語民宿主理人王菲華表示:“我們希望借助‘民宿+茶’‘民宿+非遺’等活動,讓來到湯口的中外游客都能感受到我們的熱情好客,共慶新春佳節,收獲‘福滿新春’的好彩頭!”
安徽省首批“皖美金牌民宿”——交叉小徑的花園,取名于阿根廷作家、詩人博爾赫斯的經典小說《交叉小徑的花園》,處在黟縣碧陽鎮關麓潘村百畝稻田的包圍之中,僅一條蜿蜒的小徑可到達。小徑分岔處,6棟建筑和院落宛如從古村落中生長出來,花園融入了公益圖書館、稻田藝術節等文化交流活動基地和農產品開發基地,免費向村民開放,還帶動10名村民長期務工。
為探索“宿村聯建”有效路徑,根據參與聯建的宿村發展定位、資源稟賦,充分挖掘各自優勢,大力探索“3+N”結對聯建模式,推行“民宿+農業”“民宿+農戶”“民宿+文化”等3個規定動作,鼓勵探索“民宿+醫養”“民宿+非遺”等N個特色動作。打造“民宿+農業”市集助農模式,推動民宿設立助農專柜,收購、代售農戶自養自種土雞、竹筍、茶葉等土特產品,線上線下推介銷售。打造“民宿+農戶”幫扶增收模式,發揮民宿就業渠道多、方式靈活等優勢,結對幫扶脫貧戶,面向村民提供務工、收銀等就業崗位,促進增收致富。打造“民宿+文化”共享發展模式,以民宿為主陣地,通過百佳鄉村書屋和百佳咖啡屋“雙百計劃”創建工作,為村民提供閱讀空間,提升鄉村文化品位。
放大聯建紅利
歙縣北岸鎮瞻淇村以一場盛大的“千燈夜作魚龍變”的魚燈巡游活動驚艷出圈,一條“魚”讓這座千年古村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潑天流量”。蛇年春節期間,創下了接待游客超過7.3萬人次、帶動村民戶均增收數千元的亮眼成績。主街沿線魚燈夜市匯聚30余家農戶攤位,魚燈主題民宿等入住率達100%,研學課程吸引眾多游客帶領孩子前來體驗非遺魚燈制作,這得益于鄉村多元價值的發掘。近年來,通過開展金龍巡游、魚燈起舞、窗花剪紙等系列非遺體驗活動,打造“徽州味賽村碗”鄉村美食推介、鄉村戲曲節等5個村級IP,源源不斷地為民宿帶來越來越多的人氣和熱度。
隨著“宿村聯建”持續深入,進一步推動農旅融合、文化共享、人才互動、股份合作等深度互惠互促,黨建資源和發展資源“1+1>2”的聯建紅利不斷釋放。聯建民宿業主參與鄉村建設,帶動實施村莊綠化美化、創意設計等改造提升項目200余個,打造民宿周邊一米菜園、兒童樂園等微景點400余處。80余名民宿從業人員擔任鄉村振興助農推介官,直播推介黃山鄉村美景好物,吸引一批有情懷、有理想的建筑師、藝術家、IT技術人才、投資者等到鄉村發揮特長,造夢田園。地處黃山區焦村鎮湯家莊村的安徽省首批“皖美金牌民宿”——從筑·西舍業主“海歸”、郭山秋韻夫婦,和村集體一起盤活閑置農房,將民宿打造成為鄉村會客廳,帶動來自北京、合肥、哈爾濱、武夷山等地30余名“新村民”落戶,激活一個村。
“宿村聯建”拓寬了民宿投資經營渠道和要素保障。依托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工作,聯建村黨組織按照白金牌、金牌、銀牌和培育對象四個等級,對民宿進行信用評定,縣鄉兩級搭建“宿銀交流”合作平臺,推動金融機構推出“民宿貸”等金融產品8個,為不同等級信用民宿授信,破解民宿業融資難題。黟縣通過“民宿貸”合作項目等形式,為98戶民宿協會會員單位發放貸款8000萬元。運用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鄉村運營等方式,盤活利用農村閑置資源資產參與127家民宿建設,讓古村中空置閑置的房屋煥發出勃勃生機,成為遠離喧囂享受寧靜與自然的“詩和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