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四川航空“中國民航英雄機組”全體成員時曾說過:“偉大出自平凡,英雄來自人民。把每一項平凡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
“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恥祿之不夥,而恥智之不博。”無論從事哪個行業,都應專于職、勤于工、敬于業、精于技。
雷鋒,一個解放軍某部汽車兵,堅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無論在何種崗位,總是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充分表現出他的聰明、才智和創造力,黨把他安在哪里,就在哪里閃閃發光,發揮作用。在農村,他是優秀拖拉機手、治水模范;在工廠,他是標兵、紅旗手、先進工作者;在部隊,他是“節約標兵”“模范共青團員”,多次立功受獎。雷鋒精神影響了新中國幾代人,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雷鋒是時代的楷模,雷鋒精神是永恒的。
時傳祥,一個掏糞工,幾十年如一日,走街串戶,“寧愿一人臟,換來萬戶凈”,贏得世人的尊敬,受到國家主席的接見。張秉貴,一名普通售貨員,站柜臺三十多年,練就稱糖“一抓準”、算賬“一口清”的絕技,留下“一團火精神”,北京市百貨大樓前豎有他的銅像。齊莉莉,大慶油田器材保管員,對自己管理的520多項、幾萬件器材,不僅能背出它們的型號、規格、單價、數量和貨位,而且能蒙住眼睛分毫不差地從貨架上取來需要的器材,被譽為“活賬本”。許振超,曾是青島前灣集裝箱碼頭一名橋吊司機,在幾十年橋吊工作中,創造出“無聲響操作”“一鉤準”“一鉤凈”“二次停鉤”等多項技能,大大提高了橋吊工作效率,是11次參加全國兩會的人大代表。張玉滾,從2001年到黑虎廟小學從教至今,在師資力量不足的艱苦環境下,努力把自己打造成“全能型”教師,語文、數學、英語、品德、科學、體育,他樣樣精通;上課、做飯、縫紉、看病、修理課桌,他件件皆能。
王繼才,在鳥獸絕跡、植被難生、被當地人稱為“水牢”的開山島,無怨無悔守島32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對王繼才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時,稱贊他“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了不平凡的人生華章”。
全紅嬋,一個農家出身的跳水運動員,從7歲起就開始艱苦的跳水訓練,每天需要跳水400多次,無論嚴寒酷暑,都要在跳臺上、泳池里日復一日地訓練。不管多苦多累,她從未放棄,無怨無悔,矢志不渝,最終成為中國奧運史上最年輕的三金得主。
現實生活中不乏這樣的現象:有的大學畢業生埋怨就業難,有的年輕人頻繁跳槽,細察一些人的不滿,其中不乏看不起平凡工作,向往“高大上”(高工資、大機關、上得快)職業的因素。若只圖舒適,不愿吃苦,干工作淺嘗輒止,這山望著那山高,結果一定是平庸度日,難有作為。
“偉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偉大。”無論時代如何變化,平凡與偉大的辯證關系始終不變:把每一項平凡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就是大事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擺正心態,摒棄眼高手低、心浮氣躁,找準自己的職業興趣,“不汲汲于榮名,不戚戚于卑位”,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以堅定的志向和堅強的意志持之以恒地干下去,無論從事什么職業、身處何種崗位,都努力干出個樣子,活出自己的精彩,實現人生的價值。
“星光不問趕路人,歲月不負有心人。”不平凡的業績是靠不尋常的奮斗拼搏創造出來的,正如馬克思所說:“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