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國事天下事,讓人民過上幸福生活是頭等大事。家家戶戶都盼著孩子能有好的教育,老人能有好的養老服務,年輕人能有更多發展機會。這些樸實的愿望,就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過去一年,基礎養老金提高了,房貸利率下調了,直接結算范圍擴大方便了異地就醫,消費品以舊換新提高了生活品質……新的一年,各地區各部門牢記囑托,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各項決策部署,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抓改革、促發展,歸根到底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更好的日子。”新時代以來,從衣食住行到改革發展,我們聚焦“民之所盼”,用心用情用力辦好“頭等大事”,一點一滴創造人們的美好生活。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更好的教育”改變無數人命運;支持就業困難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等就業創業,“更穩定的工作”托舉出彩人生;開發鄉村公益崗讓困難群眾在家門口有活干、有錢掙,“更滿意的收入”印證紅火日子……向上向好的日子,見證著國家發展的壯闊進程,也是億萬人民心中幸福感受的來源。
民生連著發展,抓民生也是抓發展。全力改善民生的過程,就是增加就業、擴大內需、催生新的經濟增長點的過程。一方面,民生連著發展、連著活力,有助于擴內需、促消費、穩投資,激發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今年以來,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在各地廣泛開展,既促進城鄉居民生活品質提升,也引導居民消費潛力持續釋放。另一方面,補齊民生短板、增進民生福祉的過程,也是增強發展新動能、開拓發展新空間的進程。一些地方,通過推出住房“以舊換新”政策,既讓更多家庭實現住有所居、住有安居,也促進了房地產市場穩健發展。實踐證明,從群眾期盼中找準切入點,緊貼民生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使民生改善和經濟發展有效對接、良性循環、相得益彰,就能讓發展更有溫度、民生保障更可持續。
新的征程上,人民期待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舒適的居住環境、更可靠的社會保障,這一切都要靠廣大黨員干部勤勉為之、全力以赴。民生清單,也是發展清單。“現代化不僅要看紙面上的指標數據,更要看人民的幸福安康。”檢驗推動高質量發展成效,很重要的就是看人民生活品質是否有新提升。在新征程上,始終牢記讓人民生活幸福這個“國之大者”,算大賬、算長遠賬、算整體賬、算綜合賬,處理好宏觀數據與微觀感受的“溫差”問題,看準了就抓緊干,把各方面的干勁帶起來,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努力實現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的良性循環,托舉起億萬人民的“好光景”,譜寫出中國式現代化的壯美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