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在線讀刊
走千走萬不如淮河兩岸
2025年04月01日

——探尋淮河文化的獨特魅力

“走千走萬不如淮河兩岸”,一句諺語道出了這條古老河流的美好。淮河,作為中華大地上一條古老而重要的河流,與黃河、長江、濟水并稱“四瀆”。淮河之“淮”,最早見于甲骨文和金文。先秦典籍《尚書·禹貢》記載:“導淮自桐柏,東會于泗、沂,東入于海。”這里明確提及“淮”,是華夏早期對其認知與記錄的重要依據。“淮水”之稱,見于《詩經》,如《小雅·鼓鐘》中就有“鼓鐘將將,淮水湯湯”的記載。“淮河”之名始見于南朝宋時鮑照的《石帆銘》,“西歷岷冢,北瀉淮河”。自此,“淮河”之名被廣泛使用并沿用至今。作為中國南北方的地理分界線,淮河不僅是一條自然之河,更是一條文化之脈,既承接了北方文化的雄渾大氣,又融合了南方文化的溫婉細膩,孕育出獨具魅力的淮河文化。

獨特的地理區位奠定文化基因。淮河全長約1000公里,發源于河南桐柏山,蜿蜒流經河南、安徽、江蘇等地。其地處中國南北氣候過渡帶,天然的區位特征賦予淮河文化與生俱來的過渡性、多元性、包容性及融合性等特征。從地形地貌來看,淮河兩岸既有廣袤的平原,如黃淮平原,土壤肥沃,是重要的糧食產區,滋養出穩定且發達的農耕文明;又有連綿的丘陵,像大別山余脈,豐富的自然資源為林業、礦業等產業提供發展基礎,也孕育出獨特的山地文化。這種多樣化的地理條件,使得淮河文化在誕生之初就融合了多種生產方式下的文化元素。在氣候方面,淮河地區兼具北方的四季分明與南方的濕潤溫和。因此,這里既有北方的粟作農業,又有南方的稻作農業,形成了獨特的農耕文明形態。反映在飲食文化上,便是面食與米飯皆為日常主食,呈現出南北飲食融合的特色。同時,淮河及其眾多支流,如潁河、渦河、澮河等,不僅為農業灌溉提供了充足水源,還構成了天然的水運網絡,促進了流域內的物資交流與人員往來,為商業文化的發展奠定基礎。淮河不僅是自然地理上的界限,更是文化交流與融合的紐帶。在歷史上,南北文化在淮河地區頻繁碰撞、相互吸收,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淮河文化。

悠久的歷史傳承孕育深厚底蘊。史前時期,淮河文化經歷了從舊石器時代到新石器時代的漫長發展過程。賈湖、雙墩、薛家崗、尉遲寺等遺址出土的大量文物,展現了淮河流域早期的輝煌成就,反映了當時先民的生產生活狀況和精神世界。夏商周時期,淮河文化進入新發展階段。這一時期,淮河流域成為中原王朝與南方各族群交流互動的重要區域。商文化南下、周文化東漸,與當地土著文化相互融合,形成獨具特色的淮夷文化。數量可觀的青銅器也展現出這一時期淮河文化的高度發展水平。進入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局面在淮河流域同樣存在。道家、儒家、墨家等思想流派在這里交流碰撞,形成獨特的思想體系。隨著大一統王朝的建立,淮河文化進一步融入中華文化大家庭,成為其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唐宋時期,隨著經濟重心的逐漸南移,淮河地區的經濟文化發展達到新高度。京杭大運河的開通,進一步加強了淮河與其他地區的聯系,使得淮河文化在交流與融合中不斷豐富和發展。元明清時期,淮河地區文化經歷了又一次重大變遷。隨著蒙古族和滿族相繼入主中原,淮河地區的文化受到外來文化的沖擊和影響。這一時期,淮河文化既保持了自身特色,又不斷吸收外來文化元素,形成了更加豐富多彩的文化形態。

豐盈的內涵傳遞文化精髓。淮河流域的思想智慧、文學藝術、民俗風情、珍饈美饌等,無一不彰顯著淮河文化的魅力。該流域孕育了老子、莊子等道家代表人物,也見證了儒家思想的傳播與發展。這里既是道家思想的發源地,也是儒家文化的重要傳播區域,形成獨特的思想文化景觀。淮河地區的先人們在長期的實踐探索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智慧。他們崇尚自然、敬畏生命,形成獨特的生態觀和生命觀。同時,他們注重誠信、友善、勤勞等美德的培育,形成了淳樸的民風和社會風尚。在文學領域,淮河流域孕育出《詩經》中的“陳風”“鄭風”以及《楚辭》等經典作品,體現了淮河文化的現實主義精神和浪漫主義情懷。漢武帝時期,淮南王劉安組織編寫的《淮南子》,集眾家之長,成為中國古代思想寶庫中的瑰寶。三國時期,曹操、曹丕、曹植父子開創了建安文學的新風尚。在藝術方面,淮劇、花鼓燈、泗州戲等藝術形式,既保留了中原文化的莊重,又融入了南方文化的靈動,形成獨具特色的藝術風格。淮河流域的民間習俗、節日慶典、民間藝術等,無不蘊含著濃郁的地方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這些民俗風情不僅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更成為淮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展現出淮河人民獨特的審美情趣和生活智慧。剪紙、刺繡、泥塑等傳統手工藝在淮河流域也得到很好的傳承和發展。每逢節慶日,各種民間藝術表演更是讓人目不暇接。阜陽剪紙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聞名遐邇,它線條粗獷豪放、質樸夸張,題材廣泛,涵蓋了人物、動物、花卉、民俗等諸多元素,既反映了淮河地區的自然風光和人文風情,又表達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鳳陽鳳畫則以鳳凰為主要描繪對象,運用獨特的繪畫技法,將鳳凰的高貴、祥瑞之態展現得淋漓盡致,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此外,蚌埠玉雕、宿州石刻等民間工藝,也各具特色。沿淮美食眾多,如淮南牛肉湯,以其鮮美的湯汁、嫩滑的牛肉和筋道的粉絲,成為淮河地區家喻戶曉的美食。此外,還有蚌埠燒餅夾里脊、八公山豆腐、符離集燒雞、盱眙小龍蝦等,每一道美食都承載著淮河地區的歷史記憶和文化底蘊。

傳承創新并重煥發文化新顏。新時代,淮河文化的獨特魅力依然熠熠生輝。我們不僅要深入挖掘和傳承淮河文化的精髓,更要結合時代特點進行創新,推動淮河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淮河文化,并非僅僅作為歷史遺產而存在,更是緊密聯結區域發展的精神紐帶,在推動區域協同進步、凝聚文化認同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淮河沿線省份在淮河文化發展工作上各有側重,呈現出差異化發展的特點,共同推動淮河文化繁榮發展。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積極投入資金和資源,對淮河地區的文化遺產進行保護、修復和展示,讓更多人了解和認識淮河文化。安徽省作為淮河文化研究的重地,一直致力于淮河文化的保護、傳承與創新發展。在學術領域,安徽省積極推動淮河文化的研究工作,成立了眾多專門的研究機構和學術團體,出版了一系列與淮河文化相關的專著及論文集,為學術界提供了豐富的研究資料,為淮河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提供理論支持。同時,組織一系列高端學術研討會與論壇,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共聚一堂,深入研討淮河文化的歷史根源、獨特內涵及當代價值等。在實踐層面,安徽省積極將淮河文化研究成果轉化為文化產業的發展動力。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加強文物保護單位的修繕和管理、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普查和保護等措施,確保淮河地區的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有效保護。建設淮河文化主題公園、舉辦淮河文化旅游節等形式多樣的活動,有效擴大了淮河文化的社會影響力與知名度。此外,安徽省還在城市規劃、文化旅游等領域融入淮河文化元素,為傳承與創新淮河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淮河文化,作為一個兼具深厚歷史底蘊與豐富文化內涵的區域性文化體系,是指以淮河干流及眾多支流為地理依托,由淮河流域內的人民群體共同創造、傳承并不斷豐富發展的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成果的總和。淮河文化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悠久的歷史傳承、豐盈的文化內涵,在中華文明發展歷程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見證了中國歷史的滄桑巨變,展現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文化格局。如果你有機會來淮河流域,不妨親自到淮河岸邊走一走,品嘗一碗地道的淮南牛肉湯,欣賞一場花鼓燈表演,相信你一定會被這條河流的魅力深深吸引!

(作者單位:安徽省社會科學院歷史所暨區域現代化研究院、安徽省淮河文化研究院)

上一頁    下一頁
iv>
Copyright?中共安徽省委《江淮》雜志社版權所有皖網宣備090008號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8001726號-2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紅星路1號省委辦公廳服務樓8樓聯系電話:0551-62609367郵編:230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热精品久久只有精品30|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综合狠狠| 88av免费观看入口在线| 性xxxxx欧美极品少妇|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中文乱码| 被男按摩师添的好爽在线直播| 国产精品刺激好大好爽视频| 99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一本色道久久88加勒比—综合| 日本a级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2020| 火车上荫蒂添的好舒服视频 | 亚洲日本va午夜中文字幕一区| 爽天天天天天天天| 免费国产怡红院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香蕉伊思人在线又爽又黄|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影院| 一级毛片无毒不卡直接观看| 最近2019免费中文字幕视频三| 免费v片在线观看品善网| 边吃奶边摸下我好爽视频免费| 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又色| 色www永久免费网站| 好吊妞788免费视频播放| 久久精品久久久| 曰批视频免费30分钟成人|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专区| 精品人妻久久久久久888| 吃奶呻吟打开双腿做受视频| 国产精品视频你懂的|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四区| 1000部啪啪未满十八勿入| 国产色丁香久久综合| 97热久久免费频精品99| 成人午夜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人妻第一区| 无码人妻av一二区二区三区| 丽娟女王25部分| 欧洲熟妇色xxxx欧美老妇多毛|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女同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