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生態

安徽:保護好山好水 厚植生態底色

來源:安徽日報2023-04-27作者:夏勝為
綠色是高質量發展最亮麗的底色。近年來,我省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區,全方位、全省域、全過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大力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生態環境質量實現顯著改善。

2022年,全省PM_2.5平均濃度34.9微克/立方米,連續兩年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地表水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86.1%,創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平;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連續兩年獲優秀等級、位次提升至全國第8位;公眾生態環境滿意率92.8%,已連續三年超九成,人民群眾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明顯提升。

推動低碳發展

全面綠色轉型

燃煤發電是我國主要的碳排放來源之一,使用氨能等新型燃料對化石能源進行替代是降碳關鍵技術。前不久,省能源集團與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能源研究院聯合攻關取得重大突破,在皖能銅陵發電公司300兆瓦燃煤機組上實現多工況負荷下摻氨10%~35%平穩運行,燃燒技術、摻氨規模、穩定運行時間上均遠超國內行業水平,填補多項技術空白,為煤電機組節能減排開辟了切實可行的路徑?!盎痣娛翘寂欧拧髴簟瑩桨比紵夹g對傳統火電行業減排帶來階躍性提升,助力降碳降耗?!蓖钅茔~陵發電有限公司摻氨燃燒試驗項目負責人陳玉偉說。

隨著“雙碳”戰略實施,經濟社會發展迎來廣泛而深刻的系統性變革。我省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建立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實施能源清潔低碳轉型、節能降碳能效提升、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等“碳達峰十二大行動”。去年推進能源綜合改革創新試點,國內首座兆瓦級氫能綜合利用示范站投入運行,新增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647萬千瓦。

當前,“碳達峰十二大行動”有序開展,我省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空間格局。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同推進,我省嚴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費增長,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發展光伏、風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加快構建綠色工廠、綠色產品、綠色園區、綠色供應鏈“四位一體”的綠色制造體系,并推動建材、鋼鐵、石化化工、有色金屬等行業碳達峰。

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離不開科技和產業支撐。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是我省大力培育壯大的十大新興產業之一,該產業“雙招雙引”工作由省生態環境廳牽頭組織。省生態環境廳聚焦新能源、高效節能、先進環保、資源循環利用、碳中和五大板塊,突出“雙招雙引”“培育壯大”兩大路徑,推動產業加速發展,初步形成了光伏產業集群、先進環保產業集群、資源循環利用產業集群、綜合性節能環保產業集群,累計組建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省級創新平臺172家、國家重點實驗室5家、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家。2022年,省工作專班共推動落地項目1647個,總投資額11549.56億元。我省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呈現出量質齊升、活力增強的發展態勢。

污染防治攻堅

環境持續改善

本月起,省生態環境廳公開征集農村黑臭水體線索,持續至今年年底。群眾發現鄉鎮及行政村范圍內,水體顏色明顯異?;蛘呱l難聞氣味,可通過信件、微信留言等多種方式反映。農村黑臭水體治理事關鄉村生態振興。今年年初,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印發《安徽省農村凈水攻堅行動方案》。我省正下大氣力治理農村黑臭水體,并提出目標——到2025年全面消除農村黑臭水體。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近年來,我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五控”抓好大氣污染防控,持續推進水環境質量提升,強化土壤污染風險防范,聚力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5年間,全省PM_2.5平均濃度從54微克/立方米下降到34.9微克/立方米,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從71.7%提高到86.1%。2022年,污染防治成效得到鞏固,空氣質量總體穩定向好,長江流域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94.8%,巢湖湖區藍藻水華累計發生面積下降50.1%。

群眾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直接影響群眾環境獲得感。去年,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堅持嚴的基調,累計公開35個督察典型案例,發揮警示震懾作用;廣泛受理群眾信訪舉報,堅持“自查從寬、被查從嚴”,鼓勵各地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推動地方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生態環境問題。去年以來,各地上報排查發現問題6243個,已完成整改4419個。

夯實生態本底

筑牢綠色屏障

春天里,定遠縣城北郊的泉塢山森林公園綠意盎然。草地開闊、山水相依,這處郊野公園是當地居民休閑觀光的好去處?!斑@里風光好,空氣清新,我們經常來散步?!?0歲的居民劉德銀說起公園的變化連連稱贊。如今風景優美的生態游園,曾經卻是千瘡百孔的廢棄礦山。近年來,定遠縣按照“宜林則林、宜景則景、宜建設則建設”的修復要求,通過綜合治理、生態修復,讓廢棄礦山重新披上“綠裝”,讓礦區變景區。生態修復后的泉塢山新增綠地面積64萬平方米,成為城市“綠肺”。

開展生態修復、筑牢生態屏障,功在青山綠水,事關民生福祉。2021年3月,我省全面啟動實施長江、淮河、江淮運河、新安江生態廊道建設工程。與此同時,為打造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生態屏障,我省統籌推進皖南、皖西兩大區域生態保護修復。兩年來,“四廊兩屏”涉及縣(區)完成人工造林41萬畝、封山育林227萬畝,成功創建1個國家森林城市、7個省級森林城市、118個森林城鎮、1252個森林村莊。

夯實生態本底,筑牢綠色屏障。包括“四廊兩屏”建設全面實施在內,我省嚴格生態保護紅線監管,推進“三線一單”成果應用,深入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林長制改革全國首創,新安江生態保護補償模式全國推廣;水清岸綠產業優的美麗長江(安徽)經濟帶建設成效顯著,長江十年禁漁取得階段性成效,野生江豚逐嬉江面、東方白鸛展翅巢湖的景象生動再現。

在去年年底舉辦的中國生態文明論壇年會上,我省首次全攬5項生態文明示范建設“國字號”榮譽。自2017年開展生態文明示范創建工作至今,全省已累計創成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19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8個,數量位居全國前列。


責任編輯:陸迪

更多24小時新聞排行
更多專題推薦
更多視頻
Copyright?中共安徽省委《江淮》雜志社版權所有皖網宣備090008號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8001726號-2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紅星路1號省委辦公廳服務樓8樓聯系電話:0551-62609367郵編:230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一级久久久久久久大| 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 水蜜桃亚洲一二三四在线| 可爱男生被触手入侵下面| 香蕉视频黄在线观看| 天天干天天干天天干| 三级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视频二区三区国产情侣在线| 女儿国交易二手私人衣物app| 亚洲а∨精品天堂在线| 波多野结衣教师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情侣一区二区无| 精品91自产拍在线|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两性高清性色生活片性高清←片| 日韩亚洲综合精品国产|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观看| 精东影业jdav1me| 国产做a爰片久久毛片| 538在线播放| 在线观看国产成人av片| 久久99国产精品视频| 日韩人妻无码中文字幕视频 | 非洲黑人最猛性xxxx_欧美| 国产高清中文字幕| 999zyz色资源站在线观看| 手机在线看片国产| 亚洲av永久青草无码精品| 欧美夫妇交换俱乐部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欧美国产高清αv| 精品天海翼一区二区| 四虎www成人影院| 97在线公开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 2021日本三级理论影院| 好男人好资源在线影视官网| 三大高傲校花被调教成好文| 成人免费福利视频| 久久免费精彩视频| 欧美另类69xxxx| 亚洲国产成人91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