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黃山市生態環境局網站消息,今年以來,黃山市深入實施入河排口溯源整治、城市和工業污水治理提升、船舶和港口污染治理、農業面源污染防治、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域和岸線整治修復、國土綠化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美鄉村綠色發展等八個專項行動。新安江流域水生態環境質量穩定優良,國、省控斷面和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均達100%,上半年街口斷面生態補償指數P值達到考核要求。
該市完成新安江干流及重要支流入河排口排查溯源,核定入河排污口118個,組織實施新安江流域干流及重要支流問題排口溯源分析,審核完善“一口一策”。開展污水直排問題排查整治專項行動,發現問題4個,已完成整改2個。去年以來,累計建設污水管網27.785公里,開展污水管網檢測175.53公里,管網修復改造63.131公里。實施黃山市市區市政污水管網改造工程,完成中心城區箱涵清淤治理10條。港口船舶污染物接收設施運行穩定,船舶水污染物應收盡收,并與城鎮污水管網、垃圾轉運系統等銜接暢通,收集處置率100%。新安江航道綜合整治提升工程工可報告和初步設計已獲批復。
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推進全域茶園綠色防控,推廣測土配方施肥103.2萬畝次,配送農藥247噸、黃板2500萬張。實施“沿江、環湖”畜禽污染治理提升工程,糞污資源化利用率達91.61%,秸稈綜合利用率為94.5%。2023年全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提高至45.1%,位居全省第二。今年農村污水治理任務中35個行政村的生活污水治理項目、24個行政村的環境整治項目均已開工建設,高新區1個農村黑臭水體已完成治理。
完成岸線保護與利用規劃及河湖劃界,現場復核2720個河湖遙感圖斑,穩步推進新安江屯溪河段防洪治理工程,豐樂河楊村鄉段、秧溪河湯劉段、祁門縣江村河防洪治理工程已開工建設。
全市國土綠化試點示范項目完成14.32萬畝,占比81%。新安江生態廊道建設工程共完成造林37萬畝、完成率65%。歙縣生物多樣性保護省級試點已基本完成,發現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21種、野生動物32種。美麗鄉村建設實施項目844個,完工項目460個。全市已完成戶廁改造1586戶,竣工比62.32%。穩定運營471家生態美超市,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