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窗見綠、出門進園”,正讓安徽人的生活變得更宜居。2月6日,記者從安徽省住建廳獲悉,截至目前,全省累計建成城市綠道8000公里以上,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7.09平方米,2024年全省新增、改造提升城鎮園林綠地面積2114.7萬平方米。
人均公園綠地17.09平方米
潭沖河生態濕地公園是貫穿肥西城區的一座公園,沿潭沖河而建,風景優美、交通便捷,是居民早晚休閑散步的好去處。去年,結合市民需求,肥西縣林園中心組織在公園沿線新建6處便民景觀棧道,進一步方便人們游園休閑。
近年來,為了推動建設生態強省,安徽省住房城鄉建設廳把綠色發展理念融入城鄉建設,持續拓展城市生態空間,不斷完善城市綠地系統、公園體系和綠道網絡建設,全力建設高品質城市公園。
去公園、逛綠地已經成為一種享受自然的時尚,“推窗見綠、出門進園”也逐漸成為安徽市民宜居生活的常態。截至目前,全省累計建成城市綠道8000公里以上,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7.09平方米,2024年全省新增、改造提升城鎮園林綠地面積2114.7萬平方米。
去年新建“口袋公園”353個
在城市街頭,利用零碎的廢棄閑置地塊,提供能讓市民娛樂、鍛煉的綠色空間;或配備蹺蹺板、滑滑梯、彩虹秋千等游樂設施,讓孩子們可以盡情玩耍……近年來,安徽省按照“300米見綠、500米見園”要求,持續推進“口袋公園”建設,逐漸成為廣大市民日常生活的標配。
其中,合肥市密切關注人民群眾對身邊公園空間的真實需求,積極推進口袋公園規劃建設,重點在幼兒園附近打造“全齡友好三件套”,即一個小游園、一片家長等候區和一所公廁。相關舉措在全國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上得到充分肯定并在全國復制推廣。根據統計,2024年全省建設“口袋公園”353個,截至目前已建成“口袋公園”1000余個。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