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3月12日從安徽省人民政府新聞發布會獲悉,安徽今年加快構建省級林業碳票制度,著力形成多種形式的“碳票+”應用場景,推動森林資源價值實現轉化。
據了解,安徽集體林占全省森林面積的九成以上,但森林資源長期存在“難度量、難抵押、難交易、難變現”等“四難”問題,價值轉化路徑不暢。安徽省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省里通過開發林業碳票這種林地林木碳減排量收益權憑證,探索地方性的市場化推進林業碳匯交易機制,為林農增收開辟新路徑。
在構建省級林業碳票制度上,安徽今年明確優化升級林業碳票項目方法學,推出濕地碳票項目方法學,有序推進省級林業碳票制發交易,并探索“國儲林+林下經濟+碳匯”模式,著力形成“碳票+金融”“碳票+司法”“碳票+零碳景區”等多種消納渠道。安徽省林業局總工程師李擁軍表示,近期安徽將印發實施《安徽省林業碳票管理辦法》,全面推動森林固碳釋氧功能可計量、可交易,讓改革發展成果惠及更多林農。
另據了解,安徽此前已在6個地市開展了地方碳票、碳匯項目試點交易。其中蚌埠市發行涂山、大洪山兩張林業碳票,涉及林地29442畝,質押貸款2550萬元。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