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偉藍圖,激蕩人心;鼓角齊鳴,催人奮進。9月23日,中國共產黨池州市第五屆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召開。連日來,全市廣大黨員干部群眾認真學習領會全會精神,紛紛表示將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精神上來,以昂揚的精神狀態和扎實的工作作風把全會提出的目標任務落到實處,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示范區建設不斷邁上新臺階。
全會指出,要堅持以改革添活力,樹牢開放意識,更加積極主動融入國家區域發展戰略,促進縣區、園區等各個板塊協調聯動,加快推動城市發展由區域小格局向開放大舞臺轉變。
今年以來,我市以全面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區域發展戰略為依托,持續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以竹代塑”、能源工業互聯網等一批對標滬蘇浙學習事項加快推進,池黃高鐵建成通車,皖江江南保稅物流中心(B型)封關運營,G60科創走廊池州科創中心擴能提質,1至8月份,全市新引進滬蘇浙億元以上項目116個、占比62%,全市經濟外向度達12%。
“全會對深化高水平對外開放領域改革作出全面部署,明確健全融入區域一體化發展制度機制、健全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等重要改革舉措,為我們做好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池州市鐵路建設協調處主任何娜說,“我們將按照全會部署要求,錨定長三角中心區現代化中等城市和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示范區的發展定位,更加積極主動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推深做實長三角一體化對接合作機制,持續抓好對標湖州市學習提升,推動更多可復制場景和創新性舉措落地落實。健全完善鐵路對外開放戰略大通道體系,早日開工建設合池高鐵,加快推進池宣高鐵、長九池高鐵等項目前期工作,著力打造連接長三角與中部地區的區域重要城市。”
開放,是一個地區發展程度最鮮明的體現。近年來,青陽縣圍繞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要求,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奮力打造以“九華勝境、靈秀青陽”為品牌的文化名縣和旅游強縣,深挖資源稟賦潛力,文旅融合發展取得顯著成效。該縣連續7年上榜中國縣域旅游綜合競爭力百強縣市,獲評首批省級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先后創成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東九華省級旅游度假區、五溪山色省級旅游度假區。
今年4月26日,隨著池黃高鐵開通運營,青陽縣正式邁入高鐵時代。高鐵大環線使青陽的“大項目”“大交通”“大品牌”三大比較優勢加速釋放,也帶動了文旅產業的整體發展。該縣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程柳表示,“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市委五屆六次全會精神,充分發揮高鐵的‘集聚效應’,著力打造‘高鐵+文旅’新業態,開發高端、特色旅游產品和線路,為游客提供多樣化的服務,更好滿足游客消費需求。同時,進一步提升‘高鐵時代’供給能力,推動傳統觀光旅游向現代休閑度假康養旅游升級,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打造大黃山世界級休閑度假康養旅游目的地,借勢‘大黃山’,打好‘九華’牌。”
全力以赴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池州經開區在高水平開放中當示范作表率。中韓(池州)國際合作半導體產業園于2020年10月正式揭牌,是省內首批國際合作園區之一、唯一對韓合作園區。近年來,中韓(池州)國際合作半導體產業園重點圍繞半導體、高端裝備制造和現代服務業,加強與韓國等國家和地區外資企業聯系,累計引進外資企業25家,總投資55億元。“我們將全力以赴抓好全會精神貫徹落實,進一步深化對外合作,強化招商引資,努力將中韓產業園打造成我市國際合作的高層次平臺、產業發展的新高地。”安徽池州中韓產業園管理服務中心主任張志立說。
企業是對外開放的參與者、推動者、受益者。安徽忠德輸送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主要生產橡膠輸送帶、管狀機系統和密封件,其產品廣泛應用于煤礦、鋼鐵冶金、港口、隧道工程等物料輸送領域。自落戶池州經開區以來,積極與來自德國、比利時等國家外籍博士和專家合作,圍繞鋼絲繩芯輸送帶、鋼纜輸送帶等技術運用,已成功開展7次研發合作。今年1至8月份,企業實現產值過億元,產品遠銷20多個國家和地區。公司生產部經理徐超表示,“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全會精神,把握新機遇,加快培育業務新增長點,提高企業國際合作水平和服務品質,打造互利共贏、協同發展的合作格局,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推進高水平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全市上下將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堅定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心和決心,高舉改革開放旗幟,凝心聚力、奮發進取、拼搏創新,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池州篇章。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