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史洪芳)9月27日,記者從宣城市林業局獲悉,近年來,宣城市以林長制改革為引領,聚焦林業適度規模經營和綠色金融創新,大膽闖、大膽試,扎實推進全國林業改革發展綜合試點市建設,2023年,全市林業總產值達831億元,位居全省首位。
宣城市林業局局長 梅長春
探索“小山變大山”改革,釋放林業規模效應。宣城在山核桃、毛竹產區采用托管、互換等形式整合“碎片化”山場13萬畝,平均每戶山場由15塊優化為10塊、人工成本減少3000元。
創新綠色金融產品,激發林業發展活力。宣城建立林權收儲擔保機制,開發“宣木瓜‘243’預期收益貸”“毛竹目標價格保險”等金融產品,解決林業投資風險大、融資難等問題。全市累計發放各類林業貸款71億元,保險承保面積1420萬畝、保額96億元。
開發林業碳匯項目,拓寬林權增值途徑。全省首單林業碳匯線下交易、首個零碳校園、首屆零碳體育賽事等陸續落地宣城,完成碳減排量交易1.38萬噸,交易額66.2萬元。
搶抓“以竹代塑”契機,促進竹產業升級。廣德市、寧國市入選省級“以竹代塑”應用推廣基地。建成“以竹代塑”零碳生活體驗館;落地雙槍集團等企業11個,投資金額32.2億元。
助推全域森林康養,實現興林富民雙贏。宣城成功舉辦“長三角·安徽森林康養產業發展論壇”,獲評省級森林康養基地9處,打造昆山湖、月亮灣秘境等森林康養項目,年接待游客達500余萬人次,產值突破20億元,帶動就業約5萬人。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