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近現代工業的重要發源地,工業一直是安慶這座城市的“脊梁”。
憶往昔,中國第一臺蒸汽機、第一艘機動船、第一部電話機在此誕生,雄厚的工業實力讓安慶一度成為安徽乃至全國經濟的領頭羊;看今朝,汽車及零部件、化工新材料、紡織服裝等產業聚鏈成勢,百億級項目接二連三,安慶正朝著制造名城的目標闊步向前。
招大引強,產業體量日益壯大
9月27日,在桐城經開區,桐城國軒二期項目正在分階段穩步建設中。今年新投產的二期M300生產車間內,工業機器人換卷、裝盤、掃碼、檢測,每天有5萬支新能源鋰電池在這里下線,并銷往海內外。
桐城國軒是安慶市提出“內搭平臺、外聯老鄉”新路徑后第一個落戶安慶的百億級以上的項目。項目一期已建成規模10吉瓦時,其中5吉瓦時方形電芯生產線及配套的模組、電池包生產線各兩條,已于2022年8月實現投產,生產的方形電池和圓柱電池定向出口海外,同時為國內一線品牌主機廠配套。預計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后年產值達400億元。
“桐城國軒的今天離不開桐城新能源產業鏈的日趨完善,更離不開家鄉日益向好的投資營商環境,未來桐城國軒立足動力電池,并進一步開發儲能領域,挖掘風光儲一體化市場,積極開發綠色能源產業,為桐城和安慶地方經濟發展貢獻力量。”桐城國軒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長江平說。
近年來,安慶發揮人才資源優勢,創新實施“內搭平臺、外聯老鄉”發展路徑,建立40余萬人的安慶籍在外人才庫,組建全球宜商總會,制度化辦好中國宜商大會、“唱黃梅、興安慶”圓桌會議、院士專家懇談會等重大活動,推動宜商回歸、人才回鄉、項目回引、資金回流。
幾年時間里,上海、北京、深圳……安慶招商的半徑越來越大;李縝、王孫根、方洪波……“金鳳凰”反哺家鄉的投資越來越多;10億元、50億元、100億元……單個項目投資的體量越來越大。
2021年以來,宜商回歸項目達200多個,總投資超1500億元;2022年以來,安慶籍院士們引進的項目總投資超170億元。安慶已連續三年入選全國先進制造業百強城市,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已連續三年保持10%以上增速,并多個季度獲得省投資“賽馬”激勵。
隨著“雙招雙引”的縱深推進,美的新能源、桐城國軒新能源、衡川鋰離子電池濕法隔膜等一批質量高、投資大、牽動性強的項目陸續落地并建成投產,為安慶市工業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轉型升級,“智”造水平節節高升
位于懷寧縣的安徽思明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2021年的汽車零部件企業。在該公司的智能化生產車間內,機械臂起起落落,每隔90秒,就有一件新能源汽車構件從流水線上生產出來。
“我們引進的‘博克納’自動化設備,能夠保證產品品質的穩定性,同時讓成本降低10%。”思明汽車公司生產經理張軍峰介紹。由于該公司采用全流程智能化制造,其生產的新能源汽車結構件輕量化率整體減輕16%以上,產品合格率達99%以上。
目前,該公司建有11條智能化生產線,配備70臺數控機器。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改造讓企業生產效益有了大幅提高。“今年上半年,我們已銷售產品約150萬件,銷售額近5000萬元,同比增長40%左右。”該公司項目經理陳小娟說。
不光是新企業走上“數智之路”,老企業也在紛紛轉型。
作為扎根安慶多年的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環新集團變得越來越“智能”。
走進企業生產車間,云平臺控制中心的屏幕上,當前生產進度、月累計包裝完成實績、送檢實績等數據和變化趨勢一目了然。
設備綜合效率提升9%以上、人均效率提升25%,人均利潤提高60%、因效率改善減少設備投資4000萬元,數字化節能每年節約電費600萬元……環新集團副總經理潘斌介紹,從2018年開始,企業就致力于數字化建設,開始全要素、全流程、全生態智能化轉型。去年,工信部公布了300家5G工廠,環新集團下屬2家企業入圍。
作為老工業城市,近年來,安慶加快推動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發展,打造工業發展的“甲級隊”。
高端化方面,安慶推動規上制造業企業研發機構、研發活動、發明專利全覆蓋,鼓勵和支持企業參與國標、行標制修訂,全面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智能化方面,支持企業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開展智能制造業務創新,逐步實現全要素、全流程、全生態智能化轉型。數字化方面,搭建“安慶工業大腦”,鼓勵企業網聯上云。在綠色化方面,以產品、供應鏈、工廠、園區為抓手,加快建設形成高效、清潔、低碳、循環“四位一體”的綠色制造體系。
截至目前,安慶已培育省級智能工廠20家,省級數字化車間92家;國家級綠色工廠24家,國家級綠色園區4家,省級綠色工廠53家。
聚鏈成勢,優勢產業千帆競發
汽車在安慶人心里的分量尤為重要。
1991年,安慶汽車廠便生產出安徽第一輛安達爾小轎車,作為安徽本土第一個汽車品牌進入國家汽車產品目錄,在安徽汽車產業史上打下深深烙印。
近年來,安慶重拾發展汽車產業的雄心,從單純汽車零部件生產加工到依托汽車整車帶動產業鏈向上下游延伸,同時,不斷提升創新能力促進汽車產業向中高端轉型。隨著江淮汽車、振宜汽車、福田雷薩為代表的三大整車廠,以及福萊克斯、威靈等相關汽車零部件企業的投產落地,安慶初步形成了以整車制造為引領、汽車零部件為基礎和支撐、汽車服務業為補充的汽車產業體系。
平臺載體是安慶千億汽車產業的有力支撐。作為安慶工業經濟的重要陣地,安慶經開區在整車項目的帶動下,汽車產業鏈逐步完善,活塞環、缸套、鋼板彈簧、輪胎等各類項目紛至沓來,并建成投產。
不僅汽車及零部件,以安慶石化、曙光集團、泰發能源等基礎原料生產企業為龍頭,飛凱新材料、虹泰新材料、中璽新材料等下游化工新材料企業在此聚集,構建起丙烯腈-苯乙烯深加工、乙烯深加工、碳四深加工、氰基化學品等產業鏈條,安慶千億化工新材料產業集群正蓄勢而起。
以華茂集團、申洲針織、宿松紅愛等企業為龍頭,全市聚集各類紡織服裝企業2000余家,產業集群數量占全省一半以上,形成從紡紗、織造、印染、面料、服裝等相對完整的產業鏈條,安慶紡織服裝產業正加速邁向千億級。
商業航天產業在高鐵新區一期布局,已成功引進星際榮耀投資50億元的“中大型液體火箭發動機總裝、液體火箭總裝及試驗基地項目”、中科西光“高光譜衛星數據中心及衛星制造項目”等項目落戶,安慶的商業航天產業正在全力建設。
當下的安慶,堅持工業立市、強市,統籌推進主導產業加速發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未來產業前瞻布局,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步伐越來越快。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