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蚌埠市五河縣新集鎮積極探索農業產業轉型,以特色養殖業為突破口,大力發展肉鴿養殖。采用“領頭鴿”效應,積極發揮示范戶帶動作用,依托鴿子產業再做“文章”,引領村民積極發展特色肉鴿養殖產業11戶,促進農村產業發展,為鄉村經濟注入了新活力。
走進新集鎮潘圩村祥和肉鴿養殖合作社,一排排整齊的鴿舍映入眼簾,鴿舍內,數千只鴿子或悠閑踱步,或展翅高飛,咕咕的叫聲交織成一曲獨特的“致富樂章”。
“今年我自己個人養殖了3000多對肉鴿,多的時候有5000多對肉鴿,今年行情還算不錯,加上鴿糞出售的利潤,利潤可達30萬元左右。”祥和合作社成員殷進剛高興地說。
五河縣新集鎮祥和肉鴿養殖合作社采取“合作社+農戶”模式,形成了產供銷和技術指導一體化經營模式,帶動小散肉鴿養殖戶整合資源。現有肉鴿、信鴿、觀賞鴿等多個品類,以滿足不同市場需求,增加銷售渠道。每年合作社養殖的幼雛早早就被預訂,肉鴿也會有來自江浙滬一帶的商家直接開車上門購買。
鴿子不僅口感好,而且渾身都是寶,就連鴿子糞都可以當作有機肥料售賣,對蔬菜瓜果進行施肥,既環保又廢物利用,長出來的蔬菜又綠色又安全。鴿糞每個月裝好包按照10元一包售賣,3000對肉鴿養殖的規模每個月可產生的收益在2000元左右。
“我們新集鎮大大小小的養鴿戶有十幾戶,村民們家中少則幾十只、多則上萬只,技術成熟,銷路不愁,在市場占據了一定份額,通過合作社內信息共享,互幫互助,抱團發展,小鴿子在為村民增收致富之路注入新鮮動力的同時,也讓特色養鴿在推進鄉村振興中迸發出大能量。”新集鎮農業農村發展服務中心副主任汪升波介紹道。
下一步,新集鎮將推動肉鴿養殖向規模化、集約化發展,做大做強農村產品品牌,聚焦發展需求,秉持新發展理念,加強肉鴿全產業鏈建設,形成地方特色養殖,助推產業振興。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