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12日,宣城市政協五屆五次會議和宣城市五屆人大四次會議相繼召開。會議明確,毫不動搖實施工業強市戰略,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
2024年,宣城市奮力“追趕江浙、爭先江淮”,長三角(宣城)產業合作區獲省政府正式批復,“一區三片”建設加快推進,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50個、總投資378.2億元,分別增長21.1%、27.2%。滬皖共建長三角(廣德)康養基地框架協議正式簽署、高位推進。滬蘇浙來宣投資實際到位資金占比達86.3%,高于全省23.4個百分點。
過去一年,宣城市創新動能塑造新優勢,主導產業取得新發展。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達2.68%,首次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居全省第5位。連續三年入選全國城市創新能力百強榜。新獲批高新技術企業324家、備案科技型中小企業1304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比重57.9%,居全省第4位。新增授權發明專利1113件,增長44%、居全省第1位。汽車零部件、新能源產業產值達850億元、750億元,分別增長20%、74.4%。新增規上汽車零部件企業45家,總數425家、居全省第3位。
新的一年,宣城市將毫不動搖實施工業強市戰略,落實好“2+3+4”產業鏈專班“七個一”工作機制,培育壯大“千億產業”集群。著力擴大有效投資,深入推進工業強市“6543”計劃,大力推進基金、場景等招商打法,強化產業鏈招商,加強科技型、初創期優質項目招商。
一方面,加速新興產業集群成勢。落實好“2+3+4”產業鏈專班“七個一”工作機制。推進主導產業規模化、集群化發展,培育壯大“千億產業”集群。另一方面,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推動工業企業“智改數轉網聯”,力爭規上制造業企業數字化改造實現全覆蓋。大力實施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工程,加快化工、紡織、碳酸鈣等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5年,宣城市還將強化“橋頭堡”和“排頭兵”作用,主動走進去,幫助企業嵌入長三角產業鏈供應鏈體系。加快推進宣城長合區建設,培育壯大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高端裝備制造等主導產業。深化共建南京都市圈,積極參與合肥、杭州都市圈聯動,加快蘇皖合作示范區建設。
深度融入上海大都市圈發展。主動對接上海“五個中心”建設,推動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要素鏈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協同發展,充分承接上海科技成果轉化和功能疏解。積極共建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全力推進滬皖共建長三角(廣德)康養基地建設,積極導入上海優質醫療、康養等資源。
推進長三角跨區域共建共享。參與共建“軌道上的長三角”,深化醫療、教育、文旅等領域合作,拓展長三角社會保障卡“一卡通”應用場景,深化政務服務一體協同,完善“跨省通辦”窗口服務,實現更多高頻事項“一網通辦”。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