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認定省級企業研發中心12家,省級以上科技創新平臺達47家;主動對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20余所高校,開展產學研項目418個、增長32.7%;安徽高等研究院淮北分院正式揭牌,實體化運行;加快制造業“智改數轉網聯”,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字化改造實現率71.9%、全省第1……
翻開淮北2024年科技創新、產業創新成績單,一組組數據、一項項成果歷歷在目。亮眼成績的背后,是淮北狠抓科技創新、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落地的生動寫照。2024年,我市堅持以創新型城市建設為抓手,以創新驅動發展為引領,聚焦“四鏈”融合,圍繞主導產業深入實施科技創新賦能工程,孕育了陶鋁新材料等一批世界領先的技術、企業和高科技項目,為淮北高質量轉型發展提供了科技支撐。
環保承載式全封閉導料槽、智能清掃器等智能環保高端設備,與合肥工業大學、安徽理工大學、安徽工業大學等建立產學研合作關系,擁有15項發明專利以及46項實用新型專利……走進擁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安徽省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安徽省技術創新示范企業等榮譽的淮北合眾機械設備有限公司展廳,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氛圍感“拉滿”。
創新是企業的立身之本、發展之源。從一開始生產傳統礦山機械,轉型升級到智能環保的高端設備制造,淮北合眾生產場景的變化,彰顯的是淮北制造業迸發的創新力量。
為了支持企業科技創新,我市持續加強高新技術企業培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持續實施科技型企業“雙倍增”行動。2024年4月,首次出臺《淮北市科技創新券管理辦法(試行)》,運用市級財政科技資金,補助企業開展研發活動、建立研發機構、分擔科研經營風險、購買技術創新專業服務。探索實施科技重大專項“揭榜掛帥”制度,把科研中需要的關鍵核心技術項目張出榜來,英雄不論出處,誰有本事誰就揭榜,解決在產業技術攻關過程中出現的科研攻關與成果應用脫節的問題。同時,大力支持高校院所根據企業發展需求選派專家來淮擔任“科技副總”或到企業掛職,首批21名“科技副總”于2024年7月到淮北企業任職,幫助企業凝練技術需求,解決技術難題,共建創新平臺。
安徽科寶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自2006年成立以來,一直堅持研究開發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與中國科學院微生物所合作,突破多項關鍵核心技術,全細胞生物合成關鍵醫藥原料中間體——熊去氧膽酸,從根本上解決了原料熊膽稀缺的問題,并在淮北實施產業化;2024年和安徽大學合作開展的“基于酶工程法動物膽汁中膽紅素提取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項目,將實現膽紅素的高效綠色規模化生產。
如何讓科技創新成果落地,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是重要環節之一。
2024年,我市創新合作拓展,聯合開展“專家企業行”產學研對接活動,主動邀請高校院所專家教授來淮深入企業實地考察,讓專家教授與企業負責人和基層一線技術職工,就解決技術難題進行深入交流,并在交流中發現更多合作機會,建立長期穩定合作關系。先后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安徽大學、大連化物所等大院大所建立戰略合作關系,高標準建設臨渙化工園區中試基地。
在產業發展壯大中,科技創新是推動產業升級的重要引擎。為此,在做好傳統產業的同時,全力推進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綠色食品四大重點產業發展。積極做大“新三樣”,引導企業開展“三首”產品研發應用,并在技術創新、財政金融和推廣應用等方面給予支持。2024年,全球規模最大的60萬噸乙醇生產裝置建成運營,銀邦年產6萬噸復合材料用鑄軋帶材等重點項目投產見效。正在與張久俊院士團隊合作攻關固態鋰電池新技術的安徽理士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將通過技術創新進一步擴大產品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力,從而實現企業跨越式發展。
科技創新是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創新路上,淮北無懼無畏、一往無前,將聚焦重點產業集群,厚植創新發展沃土,完善創新體系建設,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為淮北高質量轉型發展不斷增動能、添活力。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