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民營企業座談會,讓民營經濟再次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
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強調“三個沒有變”,會議再次給廣大民營企業吃下“定心丸”。
發展壯大民營經濟,營商環境是繞不開的話題。近期,深圳、杭州、南京等地的高層會議,都對為民營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作出部署。
打造更優營商環境,合肥提出一個新穎的表述:“一體抓好‘狹義’和‘廣義’的營商環境,營造人人、事事、處處都是營商環境的良好氛圍。”
“廣義”的營商環境,是近年來合肥官方首次提出的表述,外地也極少提及。什么是“廣義”的營商環境,合肥為什么要一體抓好?
從“制度”到“感受”:
營商環境的延伸
連續8年在春節后召開營商環境大會的上海,發布了優化營商環境8.0版行動方案。這一次,上海特別把企業“感受”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寫進文件標題之中。
營商環境有狹義與廣義之分。廣義的營商環境,其實也與“感受”有關。
我們通常所說的營商環境更多指向制度方面,即我國《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中所界定的,“企業等市場主體在市場經濟活動中所涉及的體制機制性因素和條件”。
一網通辦、最多跑一次、不見面審批、拿地即開工……這些耳熟能詳的改革舉措都屬于此。打開上海的“隨申辦”、浙江的“浙里辦”、安徽的“皖事通”,諸多涉企制度性事項一個APP就能搞定。
廣義的營商環境則是一個綜合性概念,除上述制度之外,還包涵宏觀經濟、人力資源、金融市場、基礎設施、教育醫療等各個方面,是一個地方影響企業投資和經營行為的各種客觀條件的總和。
合肥在部署抓好“廣義”的營商環境時,還特別提到宜居宜業的生活環境、天藍水清的生態環境、好人輩出的社會環境等。
無獨有偶。在湖北省日前發布的營商環境行動方案中,“和諧宜居的社會生活環境”被列為重點打造的六大環境之一。其內容包括新增學位、停車位、充電樁,打造一刻鐘便民服務圈等,顯然也已經跳脫于“狹義”的定義之外。
這些包羅萬象、紛繁復雜的信息,都是營商環境的擴展延伸。一定程度上可以說,人人都是營商環境,事事都是營商環境,處處都是營商環境。
“環境”的好壞,難以做成精確的報表,卻能形成一種深切的感受,影響著企業家、創業者們的投資抉擇。這就好比一個人的名聲,是一個地方長期的積淀,也是最為寶貴的財富。
“這是營商環境工作的一種深化和細化?!卑不沾髮W合肥區域經濟與城市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楊仁發教授表示,“原來企業關注地方能提供什么政策,現在政策優勢已經不明顯了,企業在意的是微觀感受,是更寬松、更友好、更精細的環境或服務。”
評價合肥的三個關鍵詞:
人人、事事、處處
評價合肥“廣義”的營商環境,可以從“人人、事事、處處”三個關鍵詞入手。
人人——文明底色與專業擔當。
“好人”是一個社會文明的風向標。2024年,合肥有多人入選中國好人、安徽好人。參加過700余次救援的蘇琴,托起困難學子求學夢想的“氣球姐姐”彭霞,冷水中勇救落水兒童的曹禮芳、黃建軍。一個個凡人善舉,彰顯城市文明溫度。
中國好人安徽多,城市好人合肥多。數據顯示,合肥市共有中國好人205位,位居全國前列;安徽好人226位,位居全省首位。
干部是影響營商環境的重要因素。合肥的干部隊伍,素以專業、干凈、擔當著稱。河南一市市委政策研究室在剖析合肥模式時稱,合肥打造了一支懂產業、通政策、熟悉市場、擅長談判、精于資本運作的“政府投行隊伍”。
對此,蔚來汽車創始人、董事長、CEO李斌感同身受。無論是當初的紓困解難,還是如今的發展壯大,蔚來汽車都離不開合肥干部的擔當作為。他評價說:“合肥的干部特別專業,對當地產業發展思路清晰,對金融支持等各種政策十分精通,甚至會幫助企業打通下一步發展路徑?!?/span>
事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服務。
春節前,合肥市發布關于征集優化營商環境意見建議的公告,歡迎各類經營主體、社會機構和廣大市民朋友,提出具體問題與意見建議。
尊重企業意見、為企業著想是一貫作風。合肥連續6年出臺《合肥市優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制定實施800多項改革舉措。
開辦企業“一日辦結”、開設“12345為企服務專席”、推行“免申即辦”微改革、設立長三角“遠程虛擬窗口”、實現破產信息核查“一件事”高效辦理……企業全生命周期的大小事,合肥都在用心用情、辦快辦好。
真心換真心。連續兩年,合肥獲評全國工商聯“萬家民企評營商環境”全國十強城市。
處處——自然與創新的雙重魅力。
從自然環境來說,江淮分水嶺橫貫東西,八百里巢湖煙波浩渺。周邊群山環繞、峰巒疊翠,市區地勢平坦、河湖密布,合肥可以說既得山水之秀,又享平原之便。
從城市建設來說,老城區“翡翠項鏈”別有韻味,新片區CBD現代時尚??苿撡Y源密集布局,高新企業鋪天蓋地,又讓這里充滿創新的活力。
“合肥科創資源多、產業配套完善、政府也比較‘有為’,城市整體競爭力較強?!睏钊拾l表示。
花香蝶自來。2024年,合肥新增經營主體31.5萬戶、總數達178.7萬戶,新增“四上”企業1829戶、創5年來新高。
合肥的深意:
競爭突圍與培育土壤
抓好“廣義”的營商環境,用意何在?
一方面,聚力“雙招雙引”,發展新質生產力,實現往前趕的目標。
2024年,合肥打出“雙招雙引”新攻勢,全年新招引項目1509個,協議投資額超6200億元,項目數、協議投資額同比增長率均超15%,創近5年新高。
成績可圈可點,但船到中流浪更急。2024年,合肥GDP13507.7億元,位居全國城市第19位。第17~22位之間,經濟總量相差不多、城市位次常常調換,是萬億GDP城市競爭最為膠著的區間。前有標兵奔跑,后有追兵緊隨,若想爭先進位,關鍵要靠更多的大項目、好項目。
此時,將格局打開,從更廣域的范圍出發,系統提升政策舉措、基礎環境、城市美譽度,增強競爭力、吸引力,可謂正當其時。
另一方面,為企業生存發展培育更好的土壤。
民營經濟占合肥GDP半壁江山。2024年,合肥市民營經濟貢獻了50%以上的GDP,6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發明專利授權量,80%以上的城鎮新增就業,90%以上的市場主體。
一體抓好“廣義”的營商環境,正是激發企業信心,鼓勵大家扎根合肥、發展壯大的重要舉措。
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2025年,合肥將升級優化營商環境7.0版,打響“合心合意”政務服務品牌,高標準建設營商環境改革創新示范區,讓企業和群眾在舒心高效辦事的過程中,真切感受到改革的實效。
看見更好的合肥,這是一位“上進生”的深切渴望。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