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田家庵,戶籍在鳳臺,來回要跑上百公里……”日前,淮南市民詹女士正在為孩子上戶口的事煩心時,新生兒出生“一件事”聯辦服務為她解了憂。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她通過“皖事通”App提出申請,足不出戶便一次性辦結所有證件。
2024年,國務院把“高效辦成一件事”作為優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并分兩批推出了21個重點事項。去年以來,淮南市運用工業互聯網思維和數字化技術穿透行政層級和部門壁壘,優化和再造流程,著力實現企業和群眾辦事方式多元化、辦事流程最優化、辦事材料最簡化、辦事成本最小化。詹女士就是此項改革的受益者之一。
聚焦“高效”,強化數字賦能新功效
“只要在這個窗口提交水、電、氣的號就可以了,不必再到供水、供電和燃氣的服務大廳分別辦理。”1月14日,在上海務工的王峰風來到淮南市政務服務中心,在不動產綜合窗口辦理二手房登記手續,提交材料當場辦理。
實行二手房轉移登記與水電氣聯動過戶“一件事”改革后,申請人在辦理不動產登記業務時,對水、電、氣聯動過戶相關數據在線核驗;完成登簿后將水、電、氣聯動過戶相關數據,推送至水、電、氣業務系統,完成過戶后反饋至不動產登記系統。2024年,該事項辦理量超過6000件。
“只進一門”“一網通辦”“一線應答”……“高效辦成一件事”并不簡單。
針對“信息孤島”“部門壁壘”,淮南市整合平臺,優化業務,變各自為政為聯動協作,實現信息共享、業務協同。涉及跨層級、跨區域的多個事項,相關部門突破體制機制障礙,打造集約高效的政務服務體系。
“根據‘高效辦成一件事’數據需求,2024年新接入數據總量達4.15億條,累計接入46.84億條數據。”淮南市數據資源管理局負責人韓昆告訴記者,會同“一件事”牽頭部門,積極擁抱數字賦能、用好技術“加持”,通過重構流程、精簡材料、壓縮環節,部門間交換共享數據累計2.3億條。
走進淮南市數據資源管理局,覆蓋了整整一面墻的電子大屏分外醒目。這便是城市大腦平臺,該市64個部門的數據匯聚于此。
淮南市利用一體化數據基礎平臺,在前端實現了共享全省相同事項組件資源,在后端依托業務中樞統一分發數據至各部門業務系統,實現審批結果實時回傳、辦理進度實時可查。利用政務服務平臺,將全市簽發、匯聚的615.4萬份電子證照關聯6.04萬個服務事項申報材料,授權共享。
“通過共享數據,我們將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申請表由3份精簡至1份,商品房公積金貸款申報材料由21份減少至8份。申請人由最少跑4次變為跑1次。”淮南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總會計師閃麗麗介紹。
錨定“辦成”,滿足企業群眾新需求
“新上了生產設備,急需4名熟練工,但廠區位置較偏,招工困難。”日前,淮南市戚青機械設備有限公司負責人楊躍進登錄淮南市“企業e家”集成服務平臺,反映用工難題。
服務專員受理后,積極與企業所在地壽縣和人社部門協調溝通,在線上招聘平臺和縣域村務公開欄發布招聘信息,很快幫企業招到工人。
圍繞服務企業生產經營全生命周期,淮南市在全省率先打造企業服務專區,開發淮南市“企業e家”集成服務平臺,破解企業“辦不成”的難點和“不會辦”的堵點,2024年為290余家企業提供預審、幫代辦和并聯審批服務,幫助3家企業解決用工招聘難題。
“沒有你們的幫助,我們可能會因為未在《食品生產許可證》到期前換發新證而造成停業,那損失可就太大了!”日前,安徽山水自在食品有限公司股東李寧來到淮南市政務服務中心,向企業服務專區送去錦旗。
因企業未及時做好《食品生產許可證》增項和延期準備,李寧來到企業服務專區尋求幫助。服務專員立即聯系市場監管窗口,開展“證前指導”服務,第一時間為企業核發了新的食品生產許可證。
淮南市從企業和群眾視角出發,在線上開設“高效辦成一件事”專區,線下在市縣兩級政務服務中心設置66個“一件事”服務點,做好咨詢幫辦、受理、跟蹤及結果反饋,方便企業和群眾隨時隨地辦事。
“過去辦理退休,需要在社保、醫保、稅務部門間來回跑,現在三個部門‘一窗聯辦’,真方便!”淮南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負責辦理退休業務的工作人員李冰感慨。
針對淮南礦業體量大、辦理退休手續人員較多的情況,淮南市實施“社保+醫保+稅務”合作新模式,打造“聯辦窗口”。淮南市稅務局第二稅務分局開設“綠色通道”,多部門聯動,精簡辦事材料,壓縮辦理時間,在春節前為該企業的107名退休職工辦理了退休補繳業務。
“通過實施‘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我市上線的‘一件事’平均總跑動次數減少93%,辦理總時限壓縮72%,提交材料減少68%。”淮南市數據資源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辦成”是目標,“高效”是改革方向,著力整合重塑業務流程。
立足“創新”,提升快捷服務新體驗
“不必手動提交,平臺直接調取電子證照。”日前,淮南市靚車會汽車貿易有限公司負責人苗金柱通過淮南市政務服務平臺,體驗了“開辦運輸企業一件事”服務。線上申請零跑動、線下申請跑一次,令他倍感驚喜。
承接開辦運輸企業“一件事”國家級試點后,淮南市將原本分散的審批事項進行了整合,實現“一網通辦”,通過優化流程、減少材料、協同辦理等措施,大幅縮短企業開辦時間。相關經驗做法入選國辦政務辦《“高效辦成一件事”重點事項典型經驗做法》、國家發改委《全國優化營商環境情況交流》和省政府《安徽政務交流》。
此外,淮南市還承擔了企業信息變更“一件事”和開辦機動車修理店“一件事”2個省級試點任務,以及17個“一件事”復制推廣任務,并自主創新4個市級“一件事”。
“以前,變更完營業執照要在各個部門間來回跑,還要調取變更記錄,費力費時。現在從網上提交一次即可。”近日,淮南市榮創商貿有限公司負責人金浩來到該市田家庵區政務服務中心,企業信息變更“一件事”可以聯動社保、醫保等多個事項一次完成變更,讓他感觸頗深。
企業信息變更“一件事”的省級試點,給企業和群眾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提出新的課題。田家庵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負責人姚錚告訴記者,從“企業變更一件事”到“開辦藥店一件事”“企業注銷一件事”,每項“一件事”都事關企業發展,惟有用情用心,才能做好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工作。
“社保卡快到期了,回淮南辦理,至少要花兩天,沒想到網上申請就能辦理!”近日,生活在上海的淮南籍老人朱永群通過長三角“一網通辦”,跨越地理界限,跨省遠程實時溝通,僅用一個小時,就跨省領取了新的社保卡。
數據顯示,淮南市已有210個服務事項申請材料實現“免提交”;市縣鄉村98.28%的政務服務事項、176項長三角“一網通辦”服務應用、213項“跨省通辦”服務實現“免跑動”;累計發布“免申即享”政策服務581項、“即申即享”政策服務140項,兌付財政資金3.13億元,為2876家企業兌付獎補資金實現“免申請”。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