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曾經,提到定遠,人們腦海中浮現的是廣袤的田野,是“江淮糧倉”的豐饒與厚重。如今,這片孕育了千年農耕文明的土地,正經歷著一場深刻的變革:從阡陌縱橫到塔吊林立、從鐮刀麥浪到智能機械臂、從“靠天吃飯”到“靠智造富”,定遠人將千年農耕文明沉淀的勤勉與韌性,轉化為“工業強縣”的戰略定力,奮力書寫著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推開雙層隔音氣密門,撲面而來的不是預想中的金屬撞擊聲,而是蜂群振翅般的精密電流音。白色穹頂之下,是全自動產線如光帶般延伸,AGV小車馱著電池模組靈巧穿行,機械臂群在產線上跳著無聲的芭蕾……這是位于定遠經開區國科能源(滁州)有限公司的日常圖景。
國科能源(滁州)有限公司生產線。人民網記者 周坤攝
眼下,該企業自主研發的高密度、大容量新款磷酸鐵鋰電池已經實現量產,這款產品做到了將體積能量密度提升至410瓦時每升,幫助企業躋身到儲能行業頭部水平。
“現在投產剛滿一年時間,已經成為規上工業企業。未來全部達產后,可年產21GWh儲能(動力)電池,現在訂單都已經排到了下半年。”每當談起企業發展,國科能源(滁州)有限公司總經理高洪森的笑容一直掛在臉上。
在定遠縣,國科能源的發展,并非“盆景”。
2023年、2024年,定遠縣培育入規的新投產企業達51家,連續兩年位居滁州市第一,分別拉動提升了工業增速1.6%、5.8%。
尤其在2024年,定遠縣新增30家規上工業企業,累計完成產值23.3億元,同比增長562.4%。
這一成績,出乎很多人意料。
印象中,定遠縣是一個人口大縣、農業大縣,工業經濟發展一直處在追趕的路上。但在定遠縣工信局黨組成員李超看來,這是定遠縣近年來堅持工業強縣戰略的必然結果。
俯瞰定遠經開區。定遠縣委宣傳部供圖
“發展工業經濟,規上工業企業肯定是‘主力軍’‘頂梁柱’。”李超說,在工業強縣的道路上,定遠縣把培育更多規上工業企業,作為培育經濟新的增長點和激發經營主體活力的重要方式,更是定遠縣工業強縣“沖鋒號”的主旋律。
于是,近年來定遠縣通過推動專精特新企業“搶占高地”、中小企業“鋪天蓋地”、龍頭企業“頂天立地”,扎實推進企業升級入規。
如今,國科能源等一批新投產企業入規,迅速形成生產力、增加社會產品供給、促進經濟增長,成為定遠縣工業企業的中堅力量。
眼下即將進入草莓尾果收獲的季節,如果你現在來到定遠縣七里塘鄉,一定會聞到空氣中一股甜甜的味道。
如果放在三年前,此時的草莓種植戶們都會頭疼不已,因為大多數草莓尾果都逃不掉爛在地里的“命運”。
但現在,滯銷的“尾果”也能變成“致富果”。這一變化,正是草莓深加工產業帶給農戶們的“福利”。
大咖國際食品(滁州)有限公司生產線。人民網記者 周坤攝
2023年6月,七里塘鄉與大咖國際食品(滁州)有限公司聯手打造投資1億多元的草莓加工項目正式運營。草莓特色產業也從單一出售鮮果向二、三產延伸,走出農業全產業鏈發展的關鍵一步。
七里塘鄉黨委副書記、鄉長李智豐告訴記者,如今依托大咖國際水果深加工基地輻射全村,帶動周邊形成產業群,打造綠色草莓品牌,畝均收益2萬余元。
“農戶們解決了尾果銷售,增加了收入,企業也有了優質的原料供應,一舉多得。今年企業產能也進一步提升,預計2025年產值能達到4個億。”大咖國際食品(滁州)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強說。
當一顆顆草莓變成高附加值果醬、一個個高科技電池包從這里走向全國……定遠縣的“工業細胞”匯聚成“產業筋骨”,不斷壯大工業經濟的“中堅力量”,撐起縣域經濟的“脊梁”。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