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新引進的低空經濟新型研發機構,給予每年最高2000萬元、累計不超過1億元經費支持;對獲得中國民航局頒發的無人駕駛航空器型號合格證(TC)、生產許可證(PC)以及運營合格證(OC)并在本市經營的低空經濟企業給予資助,其中載人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1500萬元,大型無人駕駛航空器500萬元,中型無人駕駛航空器300萬元……近年來,安徽省合肥市將低空經濟納入戰略性新興產業體系、出臺相關政策扶持企業,設立科研機構助力企業突破關鍵技術,幫助企業探索拓展低空場景,以硬核舉措護航低空經濟產業“起飛”。
日前,合肥市發展改革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處負責人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介紹,合肥已成為全國低空經濟體制機制最靈活、基礎設施最完善、應用場景最廣泛、產業鏈最完整的城市之一。
“真金白銀”直達企業
近年來,合肥搶抓低空經濟密集創新和高速增長的戰略機遇,出臺多項政策支持低空經濟發展。
2023年12月,該市印發《合肥市低空經濟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5年)》,構建“4120”低空經濟工作體系,即聚焦空間保障、產業集聚、場景示范、設施建設四大領域,出臺1項支持政策,實施20項重點任務;2024年6月,出臺《合肥市支持低空經濟發展若干政策》(以下簡稱《若干政策》),從引進頭部企業及機構、支持關鍵技術研發及轉化、支持開通商業化常態化飛行航線、打造“無人機+”示范場景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2024年11月,推出《合肥市支持低空經濟發展若干政策實施細則》,進一步明確了無人駕駛航空器適航取證獎補、低空試飛場地運營補貼等申報細則。
“《若干政策》可謂是用‘真金白銀’支持低空經濟發展。”合肥市發展改革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對新落戶企業,合肥在用房、用地、用能、服務保障等方面給予支持;對服務低空經濟企業發展的適航審定檢測中心、無人機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等檢驗檢測機構,按年投資額的20%,給予最高500萬元的補助;對社會投資建設的低空經濟基礎設施,按不高于實際建設投入的15%給予補貼,每家企業每年度最高500萬元。為鼓勵低空經濟關鍵技術研發及轉化,合肥除支持企業、高校院所加強對航空材料、電池等關鍵技術研發及應用,還對提供試飛、測試、驗證等服務的驗證試飛場地運營企業,按照100元每試飛場次給予補貼,每家企業每年度最高100萬元。
2024年11月,合肥建成全國首個城市空中交通樞紐港,布局起降點等基礎設施,支持企業開展eVTOL載人商業運營探索。合肥支持企業開通載人eVTOL、無人機物流配送航線,對開設經民航部門審批的載人eVTOL航線的企業,分類別給予補貼;對開設經民航部門審批的無人機物流配送航線的企業,分機型、架次給予補貼,每家企業每年度補貼最高1000萬元。
據悉,合肥合翼航空有限公司已向中國民航局提交申報申請全球首張運營合格證,其商業化常態化飛行航線有望在合肥開通。
“兵團作戰”攻關技術
前不久,國際先進技術應用推進中心(合肥)低空經濟電池能源研究院發布一項最新研發成果——高密度固態電池產品。作為eVTOL的核心部件,能源電池是飛行器安全、高效運行的關鍵,國內外新能源企業正在競相開展電池動力技術研發。國際先進技術應用推進中心(合肥)于2022年11月成立,這是全國第一個掛牌成立的國際先進技術應用推進中心。
該中心主任助理、低空事業部部長陳思告訴記者,eVTOL搭載這款高密度固態電池進行了實測飛行。經現場核驗,eVTOL可以沿預定飛行線路不間斷持續飛行,全程飛行時長為48分10秒,實現續航能力翻倍增長,為城市空中交通運輸、消防應急等多種作業場景提供可靠技術支持。
2024年9月,國際先進技術應用推進中心(合肥)低空經濟電池能源、飛控系統、適航服務三大研究院揭牌,并啟動三大研究院建設工作。其中,低空經濟電池能源研究院是為突破低空經濟關鍵核心技術而設立,該研究院堅持“政府引導、經營主體、多元投入、成果共享”原則,運用“揭榜掛帥”“科研包干”“成果使用權共享”等創新機制,組織科研院所、院士團隊、核心央企、頭部民企開展“兵團作戰”,集中攻關一批激活新質生產力產業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
合肥豐富的科創資源為低空經濟發展奠定了技術基礎。合肥擁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合肥創新研究院、深空探測實驗室、江淮前沿技術協同創新中心等54個新型研發機構,大部分機構都可以為低空經濟賦能。特別是在“低慢小”目標多源監視、多要素低空氣象探測與預測、“北斗+”區域地基增強等領域,合肥技術全國領先。此外,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高校和眾多高新技術企業的加持,為合肥低空經濟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技術與人才支撐。
當下,合肥已形成較為完整的無人機產業鏈,涵蓋無人機研發、生產、銷售、服務等環節。以包河區為核心,合肥聚集了多家無人機及相關配套企業,產業協同發展態勢良好。
“場景為王”做大產業
2024年3月,合肥市中心血站、安徽省婦幼保健院與合肥送吧飛合低空物流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協議,開通6條無人機航線,共同構建合肥市低空醫療運輸網絡。這6條航線應用于安徽省婦幼保健院急救用血、急救用藥、樣本檢驗、物資轉運等日常診療工作中,較地面運輸用時平均節省約40%。“自航線啟動以來,公司已在合肥市開通4個場景54條常態化運行航線,無人機全年常態化運行11663架次,飛行里程累計超6.2萬公里,配送血液超70萬毫升,運輸醫療樣本超180萬管。”合肥送吧飛合低空物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蘇瑞霞說。
2024年以來,合肥積極推動低空經濟企業拓展應用場景,陸續開通無人機醫療物資配送、軌道巡檢、景區外賣配送等200多條航線。由合肥市牽頭實施的低空物流體系建設項目成功入選交通運輸部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交通強國專項試點任務;合肥被納入中國郵政低空經濟典型場景研究試點城市。合肥按照“安全為要、場景為王”的思路,打造了駱崗公園全空間無人體系示范項目,開展電動eVTOL、物流配送、巡檢等飛行示范,全年飛行近2萬架次。
據介紹,目前,合肥已集聚低空經濟上下游企業200余家,初步形成集研發、制造、運營、服務于一體的產業集群。整機生產方面,合肥聚集合肥億航智能設備有限公司、零重力飛機工業(合肥)有限公司等一批低空航空器整機制造企業,拉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航材制造方面,匯集安徽盟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夢克斯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等航空航材、關鍵零部件企業,為低空頭部企業的生產制造提供有力支撐;低空應用服務方面,合肥合翼航空有限公司、合肥送吧飛合低空物流有限公司等企業不斷拓展低空文旅觀光、物流配送、應急救援、公安消防、城市治理等應用場景,為低空場景落地提供整體解決方案。
面向未來,合肥將加快建設低空經濟總部集聚區、產業先導區,全力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低空之城。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