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阜陽市深入實施“雙倍增、兩清零”行動,支持科技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創新聯合體、科技孵化器、產業加速器,實施重點研發計劃項目58個,加快培育創新主體。
走進阜陽海鈉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生產車間,自動化生產設備高速運轉,經過制漿、涂布、輥壓、模切等多道工序,原材料變成一塊塊合格的鈉離子電池。
作為全球首家實現GWh級鈉離子電池規模化生產的企業,阜陽海鈉已建成年產1GWh鈉離子電池規模化生產線、MWh級鈉離子電池工程實驗中心及鈉離子電池測試中心,實現鈉離子電池“研發—試驗—量產”的全流程體系。
鈉離子電池與目前主流的鋰離子電池一樣,均能用作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不過與鋰離子電池相比,鈉離子電池則在資源豐富度、技術創新性及產業經濟性等方面更具優勢。“過去由于技術原因,鈉離子電池存在充電和放電時間較長、放電速度較慢以及能量密度相對較低等問題,制約了產業化發展。”阜陽海鈉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阜陽海鈉取得鈉離子電池技術突破,離不開其母公司中科海鈉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的支持。中科海鈉與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的相關研發團隊合作,從事鈉離子電池技術研發,已擁有百余項鈉離子電池核心專利,其中包括多項PCT國際專利。
創新平臺是推動科技創新的重要載體。阜陽市不斷強化創新平臺建設,積極搭建“政產學研金服用”高能級協同創新平臺,高標準建設安徽高等研究院阜陽分院,凝練產學研項目46個,首批招收“雙一流”高校博士及碩士142人。打造省級以上研發平臺344家,功能性紡織新材料創新研究院、鉛碳儲能與動力電池重點實驗室、鈣鈦礦光電材料研究院等投入運營。
光刻膠是顯示面板和集成電路生產中的關鍵原材料之一,被譽為泛半導體材料領域“皇冠上的明珠”。過去由于我國相關產業起步晚、核心專利數量少,彩色光刻膠不得不依賴進口。
“我們決心打破國外壟斷,改變中國顯示和半導體產業上游材料不能自主供給的現象。”阜陽欣奕華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常剛說,公司于2013年5月落戶阜陽后,經過兩年的研發,國內首條彩色光刻膠生產線試產成功。
目前,該公司通過在半導體、顯示材料領域的多年積累,整合技術與資源優勢,搭建了技術研發、合作與轉化平臺。“盡管公司在光刻膠領域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在產業化發展上依然存在難點、痛點等問題,我們將加大研發力度和自主創新,不斷推動國內高端光刻膠產業的發展。”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阜陽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市將強化科技成果落地轉化,率先探索實施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使用權、處置權、收益權“四權聯動”改革,高水平籌建科技要素交易中心。
·編后·
阜陽市扎實開展“雙倍增、兩清零”行動,以創新驅動發展為主線,突出科技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一批科技型創新企業茁壯成長,推動“制造”向“智造”再向“創造”躍升,將科技創新“關鍵變量”轉化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