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來到位于廬江縣的國家級“綠色工廠”安徽龍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車間,看到一塊塊高性能磁芯正被精密加工,一箱箱成品件被機器人安放在指定地點……
龍磁科技是一家從事永磁鐵氧體系列產品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近年來,該企業針對傳統磁性材料生產能耗高、粉塵大的問題,深入開展節能技術改造。“我們引入行業領先的鐵氧體粉體輸送計量配料系統,搭配自主研發的高品質磁瓦原材料,同時對車間進行一系列智能化改造升級。”公司總工程師王振華介紹,技改后降低10%的能耗,顯著提升了產品性能。
此外,龍磁科技生產車間屋頂上,安裝有3.7兆瓦的光伏陣列,累計發電超300萬千瓦時,節約電費成本約240萬元。
生產能耗降下來,產品性能提上來。目前,龍磁科技的多項產品已加入博世、格力等知名公司的全球產業鏈,廣泛應用于汽車、變頻家電等行業所需的微特電機,2024年度公司年產值突破5.5億元。
不僅在龍磁科技,廬江的另一家國家級“綠色工廠”合肥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同樣在上演生動的“低碳實踐”。
“我們的廠房在設計之初就融入綠色理念,引入先進的光伏建筑一體化技術,單晶硅總安裝面積6100多平方米,打造‘工業建筑+清潔能源’融合樣板,實現‘借光生金’。”該公司技術部主管陳澤洋介紹,通過使用該技術,目前年發電量160多萬千瓦時,年減排二氧化碳900余噸。
看不見粉塵,聽不見噪聲。高端化、智能化的水泥生產線,顛覆了人們對傳統水泥廠“灰頭土臉”的印象,連抽樣化驗都是全程自動化。
“生產過程中,高效低碳水泥熟料煅燒技術和替代燃料的應用,讓我們的熟料綜合能耗遠低于國家一級能耗標準,每噸熟料節煤10公斤。我們還采用中溫中塵低碳催化還原脫硝技術,實現超低排放,每年減排氮氧化物300余噸。”陳澤洋話語中帶著自豪。
“截至目前,我縣已創建國家級綠色工廠2家,省級綠色工廠企業4家,磁性材料、水泥等傳統產業是重點領域。”廬江縣工信局節能與綜合利用科科長方海燕介紹,該縣將從深化節能管理與綠色技改、加大政策引導與資金扶持、提升企業協同創新能力以及優化營商環境等多個方面著手,共同推動全縣企業綠色轉型和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