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政

以科技裂變催生產業聚變

來源:安徽新聞聯播2025-02-05作者: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科學技術要打頭陣,科技創新是必由之路”。

“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這是2024年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時的殷殷囑托!

今天,蛇年春節假期后的首個工作日,安徽即將召開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為主題的“新春第一會”,展示安徽正在以只爭朝夕的精神狀態、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決勝“十四五”、奮進新征程,以實干為先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安徽篇章。

向新圖強 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

過去一年,安徽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8%,經濟總量跨上5萬億元臺階;

過去一年,全省新增高新技術企業350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業7533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13家,總數均居全國第一方陣;

過去一年,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比重43.6%,提高0.7個百分點;

在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中,新質生產力正在安徽加快形成。

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集群發展、未來產業前瞻布局,正在展現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強勁脈動。

發展新質生產力 關鍵靠創新

新質生產力以全要素生產率大幅提升為核心標志,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本質是先進生產力。

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要緊緊扭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建設體現安徽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并從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實施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工程、實施未來產業培育工程、推動現代服務業集聚提檔、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等方面作出了全面部署。

當前,安徽正在緊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前沿,堅定不移下好創新“先手棋”,促進各類先進生產要素資源向新質生產力集聚。

聚焦前沿領域

打造產業轉化“加速器”

中國太陽,閃耀世界。前不久,在合肥科學島上,有著“人造太陽”之稱的全超導托卡馬克裝置(EAST)實現上億度1000秒穩態長脈沖高約束模等離子體運行,成為聚變研究從基礎研究邁向工程實踐的重大里程碑。

摘星攬月,逐夢九天。深空實驗室打造的“天都”雙星實現繞月編隊飛行,與此同時,以衛星通信、導航、遙感為代表的空天信息產業,已成為全球爭相競逐的萬億級“藍海”。

量子計算,不可限“量”。“祖沖之三號”實現超導量子計算最強優越性,而在合肥高新區,一條寂寂無名的道路,因為聚集了數十家量子企業和1000多名量子研發人員,成為人們口中的“量子大道”。

包括全超導托卡馬克裝置、穩態強磁場裝置,同步輻射裝置在內,安徽已有、在建、預研的大科學裝置達到13個,數量居全國前列。這些服務于前沿領域和基礎研究的大國重器,正在源源不斷“沿途下蛋”,成為科技成果向產業轉化的“加速器”。

同時,安徽還建成各類“國字號”創新平臺200多家,在全國率先完成135家省重點實驗室重組,組建省級產業創新研究院20個、新型研發機構128家。

向新圖強,安徽正在用厚實的創新實力奮力書寫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生動篇章。

構建創新雨林

培育產業協同“新物種”

“2024年,安徽新增高新技術企業350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業7533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13家,總數均居全國第一方陣,‘喬木’參天、‘灌木’茁壯、‘苗木’蔥郁的創新生態加快形成。”2025年安徽省政府工作報告用“三個木”來形容安徽的創新生態。

喬木、灌木、苗木都郁郁蔥蔥的局面是如何形成的呢?這源于安徽省一直在致力于打造主體高效協同、要素集聚融通的創新生態。

以汽車產業為例,安徽強化創新引領,優化產業布局,突出聚鏈成群,強化省市協同,已形成合肥、蕪湖“雙核”驅動,其他地區多點支撐,整零協同配套、后市場加快發展的完整汽車產業體系。如宣城聚焦汽車橡膠和制動系統,六安的重點在氫燃料電池,蚌埠、阜陽、黃山、宿州分別專攻玻璃、裝備制造、汽車電子、云計算等。一臺車所需的零部件多達2到3萬個,涉及上下游企業上千家,而如今的安徽,不出省就可以組裝一輛新能源汽車。

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明確提出,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構建以六大傳統優勢產業、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七大創新領域未來產業、八大優質高效服務業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新型顯示“屏”步青云,集成電路“芯”光燦爛,光伏儲能“光”彩照人,人工智能“谷”動世界...... 安徽正在一條條新賽道上,謀求新的起跳。

突破制度藩籬

激活創新生態“催化劑”

科研和經濟聯系不緊密、“兩張皮”,會影響科技創新的轉化效率。科研成果不能從“書架”走向“貨架”,也就無法從“盆景”變成“風景”。歸根到底,就是要解決創新鏈和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四鏈”深度融合的問題,要打造產業鏈、完善創新鏈、建強人才鏈、厚植資金鏈,讓它們相互賦能,加快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當前,安徽正在以“政產學研金服用”融合貫通作為“四鏈”融合的探索實踐以“產研”融合互動為主軸,加快構建政府推動、產業主導、人才支撐、科技引領、金融賦能、服務提升、應用牽引的緊密型融合機制,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人才是干事創業的關鍵。職務科技成果賦權,這個在安徽試點的改革已成為全國樣板。通過探索“先確權、后轉化、再轉讓”的模式,科技成果就能完全讓渡給科研團隊,科研人員真正成為成果的主人,可以組建公司、融資,可以“干成很多之前想干沒法干的事”。

除了核心技術和人才,科技企業發展離不開金融資本和基金助力。2024年,安徽擴面實施金融支持科創企業“共同成長計劃”,惠及企業1.2萬家。科技型企業貸款余額突破7500億元,增長20%以上。

當科技創新從單點突破轉向系統突破,當產業創新從規模擴張轉向價值躍升,安徽正書寫著新時代的“創新辯證法”。從量子信息實驗室到新能源汽車工廠,從深空探測基地到聚變能源園區,科技與產業的化學反應持續釋放能量。這種深度融合不僅培育出新質生產力,更重塑著區域經濟競爭格局。

號角已經吹響,奮斗正當其時!站在新的起點上,安徽深刻把握、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論述,真抓實干、開拓進取,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做好發展新質生產力這篇大文章,不斷以新質生產力增強發展新動能,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境界。


責任編輯:王振華

更多24小時新聞排行
更多專題推薦
更多視頻
Copyright?中共安徽省委《江淮》雜志社版權所有皖網宣備090008號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8001726號-2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紅星路1號省委辦公廳服務樓8樓聯系電話:0551-62609367郵編:230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性色| 久久91精品久久91综合| 521色香蕉网站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电影在线| 免费黄色软件下载| 欧美一级黄视频| 好吊妞视频这里有精品| 亚欧洲精品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欧美黑人巨大白妞出浆|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黄瓜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女人高潮特级毛片| 中国少妇无码专区| 日本三级片网站| 亚洲欧洲国产视频| 热热色原原网站|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专区 | 波多野结衣护士系列播放| 国产人成精品免费视频| 8av国产精品爽爽ⅴa在线观看| 女人张开腿让男人桶个爽|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免费观看 | 国产人妖乱国产精品人妖| 黄色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在线中文字幕第一页| 中文字幕免费在线看电影大全 | 69无人区卡一卡二卡| 国内精品久久人妻无码不卡| 中文字幕无线码免费人妻| 日本口工全彩无遮拦漫画大| 亚洲日产韩国一二三四区| 美国十次啦大导航| 国产情侣真实露脸在线| 99热国产在线| 新版天堂中文在线8官网| 亚洲国产aⅴ成人精品无吗| 欧美老妇bbbwwbbww| 亚洲熟妇色xxxxx欧美老妇| 胸奶好大好紧好湿好爽| 国产真**女人特级毛片| 99精品国产第一福利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