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2月26日,《新聞聯播》報道了人工智能、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京津冀協同發展、先進制造業、春耕備耕、生態環境等多領域取得的新成就、新進展,我國高質量發展“多點開花”,中國式現代化展現出萬千氣象,中國經濟的巨輪正乘風破浪前行。
廣東加快打造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高地
廣東大力推動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發展,加快構筑高技術、高成長、大體量的產業新支柱。
深圳剛剛發布了一批新的智能機器人科技重大專項。今年,深圳以“項目經理人制”“揭榜掛帥制”等多種模式,支持企業牽頭承擔或參與國家、省級重大科技項目。這家機器人企業剛剛承接了國家重大科技項目——機器人操作系統總體設計及運行環境的產業化應用。通過研發,團隊已經成功讓不同形態、不同種類的機器人實現了協同合作。
今年,廣東出臺《廣東省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2025年行動計劃》等政策,圍繞模型算法、機器人核心零部件、先進材料等加強全產業鏈布局,部署一批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學研平臺,加快智能機器人及關鍵技術在工業制造、家政服務、智慧安防等典型場景的應用示范和推廣。
綜合極端條件實驗裝置通過國家驗收
2月26日,位于北京懷柔科學城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綜合極端條件實驗裝置順利通過國家驗收。該大科學裝置可以模擬極端低溫、超強壓力、超強磁場等實驗環境,并用超快光場技術來觀察極端環境中出現的新奇物理現象,助力科研人員探索極端條件下的物質結構信息,為物理學、材料學、化學、生物醫學等領域的研究提供綜合性實驗平臺。該裝置自2023年初開始面向全球科學家和團隊開放試運行,兩年來已誕生大量物理學等領域的重要科研成果。
京津冀協同發展十一年 區域外貿總值增長34.5%
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實施十一年來,區域外貿總值由2014年的3.74萬億元增至2024年的5.03萬億元,增長34.5%。出口方面,高新制造領域動能強勁,2024年京津冀地區分別出口汽車、手機、風力發電機組940.3億元、727.6億元、51.2億元。
2024年國家高新區園區生產總值突破19萬億元
工業和信息化部數據顯示,2024年,國家高新區園區生產總值達19.3萬億元,占全國比重超14%。截至2024年底,國家高新區集聚了全國33%的高新技術企業、46%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67%的獨角獸企業,已成為我國先進制造業集群的核心承載地。
金融機構加快春耕備耕信貸資金投放
今年以來,各家金融機構加快資金投放,保障春耕備耕順利進行。其中,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中國農業銀行投放相關貸款均已超1000億元,重點支持了化肥、種子等農資生產、高標準農田建設等。
生態環境部啟動修訂《環境空氣質量標準》
生態環境部目前已啟動修訂《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對PM2.5、PM10等關鍵性指標將進一步收嚴。現行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于2016年實行,隨著我國空氣質量持續改善,引領作用已有所減弱。
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明確77項年度重點工作
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2025年重點工作安排2月26日審議通過。今年的77項重點工作包括建立示范區城鎮開發邊界調整跨省聯合審查模式、編制第二批示范區重大項目建設用地保障清單、推動養老服務補貼異地結算等。
2024年全國網信系統依法對11159家網站平臺予以約談
記者從國家網信辦獲悉,2024年,全國網信系統嚴厲打擊各類網絡違法違規行為,依法對11159家網站平臺予以約談,責令585家網站暫停有關功能或信息更新,下架移動應用程序200款,會同電信主管部門取消違法網站許可或備案、關閉違法網站10946家。
三峽樞紐春運客貨運量實現雙增長
記者從三峽集團獲悉,春運期間,三峽樞紐貨運量、客運量實現雙增長。其中,貨運量較去年春運同期增長12.76%,客運量同比增長93.94%。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