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政

科技傳播滋養“科創森林”

來源:安徽日報2025-03-24作者:

蛇年新春以來,科普大V袁嵐峰教授忙到“飛起”,除了創作微博和短視頻,還應邀參加多場科技主題直播;作為“科學翻譯官”,楊遠帆和他的“可視科學”團隊,已經講述了30多位院士的科研故事,也生動展示了國家20余座大科學裝置、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核心科研成果。

袁嵐峰、楊遠帆以及他們所代表的科技傳播力量,在我省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的當下,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

近年來,我省在推動高質量發展過程中,始終將科技創新“置頂”。作為“科”字號軟實力,科技傳播的興起,是創新發展需求拉動的結果,為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科技“翻譯官”

用最接地氣的話,講最深奧的科技成果。14歲入讀中國科大,23歲博士畢業,學霸袁嵐峰剛開始在網絡上做科普時“毀譽參半”,甚至有人認為他就是想出風頭、當“網紅”。

現在,他在各平臺累計擁有粉絲近千萬,《科技袁人》等節目全網播放量超15億次,成為科普領域頭部IP。

科技創新和科學普及是創新發展的“兩翼”。袁嵐峰認為,科普對技術進步具有深遠影響,它不僅幫助公眾理解復雜的科學概念,還能夠為科技產業“背書”,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

做科普,安徽走在全國前列。做科技傳播,安徽也有望成為全國的標桿省份。

“安徽的科技傳播氛圍相當濃厚,相關方面十分重視和支持,科大硅谷服務平臺公司等機構積極響應,為科技傳播提供了良好的環境。”袁嵐峰說。

將量子、AI等最火的前沿知識普及給大眾,只是袁嵐峰的工作之一。這幾年他還參加了多場政府部門與科技企業的洽談會,像他這樣的專家學者是會議上的常客,角色類似于翻譯官。

未來產業由前沿技術驅動,技術路線往往尚未成熟,決策者和產業參與者遇到“看不懂、聽不明白”的情況會越來越常見。

量子科技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前沿焦點。2023年5月,中國電信在安徽設立了全資子公司中電信量子集團,注冊資本30億元,依托中國電信的優勢,推動量子產業的推廣。在董事長呂品眼中,這是“一場朝著創新產業‘無人區’的新遠征”。

怎樣把合肥的量子科研優勢,轉化成產業的澎湃動能?2024年,中電信量子集團組織了“量子科技中國行”活動,到電信各分公司為量子產業開“說明會”,促進量子科技與各行各業的深度融合;“流動式大篷車科普站”也隨之走進了全國各地,袁嵐峰應邀作了多場量子技術科普演講。

科技傳播是技術和產業之間的重要紐帶,對政府、企業和投資人都非常重要。要將未來產業培育發展成先導性支柱產業,少不了創新體系各層面的共識。很多時候,認知影響著創新。

新質生產力“播種者”

在美國休斯敦大學讀博士的陸滔,幾年前就通過當地媒體的報道關注到合肥的產業發展。2024年,他用一場跨越12403公里的“奔赴”,圓夢合肥。他的生物醫藥項目成功闖入第三屆創業安徽大賽決賽。

在安徽科創事業的“核心區”科大硅谷,“感召五洲英才”不僅僅是一句口號。

如何讓海內外創業者慕名而來?科大硅谷服務平臺(安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海龍認為,要讓全球的創業者知道,中國不僅有北上廣深,還有安徽,有合肥,有科大硅谷。

“從內部往外看,科大硅谷是個‘大喇叭’,要去宣傳推介創新創業故事,感召更多的企業和項目入谷;從外部往內看,像個‘漏斗’,要讓越來越多的資源通過這里精準分類,再導入各個平臺和各個產業園中去。科大硅谷從‘試驗田’到‘高產田’,既要靠科技、資金,也要靠傳播。”吳海龍說。

在美國硅谷,技術創新、科技金融、科技傳播形成了正向循環的三角支撐。在科大硅谷,科技傳播也逐漸成為構建科創生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科大硅谷與袁嵐峰合作的“逐浪硬科技”系列科普沙龍,線下場場爆滿,線上大受追捧。未來,“美麗科學”“可視科學”也有望成為科大硅谷生態的一部分,通過科學可視化傳播品牌,幫助科研成果和資本、市場對接,提升安徽科創形象。

從農業大省躍升為新興工業大省的過程中,思維和認知的提升尤為重要,這更加考驗安徽對科創底層邏輯的洞察,以及對科技創新規律的深刻把握。

在安徽,科技傳播正加快成為新質生產力的“開路機”和“播種機”,令科創生態更加堅韌、立體。

科技傳播產業化“先行者”

21世紀初,我國既懂科學技術又擅長傳播的復合型人才十分緊缺,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中國科大成立了我國第一個科技傳播系。創系時的骨干教師周榮庭是現任系執行主任,之后他在中國科大先研院推動成立新媒體研究院,孵化出了國內最早一批科技傳播項目。

2024年11月底,科技傳播品牌“美麗科學”聯合創始人孫大平等來了熱播美食片“風味人間”第五季。片中令人震撼的毛豆腐“長毛”、豆瓣醬發酵等超微觀攝影、顯微拍攝,都出自“美麗科學”團隊之手。

“美麗科學”團隊主要創始成員來自中國科大、清華大學以及留學歸國的碩博士,專注于科學可視化前沿技術創新與產業化應用,2016年正式開始公司化運營,一舉獲得新東方和皖新傳媒超千萬元天使投資。

科學可視化作為一種新業態、新范式,自身如何發展成為新質生產力,如何實現商業化?2021年,“九章二號”量子計算原型機在合肥問世,“美麗科學”運用可視化元宇宙3D虛擬仿真技術,描繪出“九章二號”的量子世界,這些畫面后來頻繁出現在央視以及許多國字號媒體上。

放電的西紅柿、生長的結晶……顯微鏡下的科學世界令人震撼。在小米手機動態壁紙中,一系列展示微觀世界晶體生長的獨特畫面,也是來自“美麗科學”的創意,拍攝創新融合了顯微、延時以及偏振光等特殊攝影技術。

“美麗科學”“可視科學”等一批科學可視化傳播平臺在國內獨樹一幟,顯示出我省在科技傳播的內容創新和技術運用上走在前列,大大提高了安徽科技創新的傳播聲量。

從科技“盆景”到創新“場景”再到傳播“風景”,我省不斷利用資源稟賦的比較優勢推動科技傳播拔節生長,探索打造科技傳播社會生態鏈體系,并由此打造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的新助力、新范式,營造更加濃厚的科創氛圍,不斷打開創新發展新格局。

■ 安徽日報報業集團全媒體記者 宣嵐


責任編輯:王振華

Copyright?中共安徽省委《江淮》雜志社版權所有皖網宣備090008號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8001726號-2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紅星路1號省委辦公廳服務樓8樓聯系電話:0551-62609367郵編:230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无人区码卡二三卡四卡| 99re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在线免费| 国产啪精品视频网站丝袜| 131的美女午夜爱爱爽爽视频| 天天狠狠色噜噜| 久久综合丝袜日本网| 看全色黄大色大片免费久久 | 男人女人做30分爽爽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6 | 黄色免费网站网址| 女人被躁免费视频| 两性高清性色生活片性高清←片|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三级 | 一本大道无香蕉综合在线| 欧美亚洲另类热图| 六月婷婷综合激情| 老师的胸又大又软真好吃| 国产又黄又大又粗的视频| 91香蕉短视频| 成人在线免费观看网站|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ⅴ|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大全高清10| 伊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露脸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 国产精品极品美女自在线观看| CHINESE中国精品自拍| 日本大片免a费观看视频| 亚洲欧美久久精品| 色哟哟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播| 一级成人生活片免费看| 日韩欧美精品在线视频| 亚洲欧美国产视频| 波多野结衣大战5个黑人| 叶山豪是真吃蓝燕奶| 黑人一个接一个上来糟蹋| 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