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史洪芳)9月12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積6202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積和強度持續呈“雙下降”態勢,水土保持率達91.76%。
省水利廳副廳長 儲濤
近年來,安徽省著力創新體制機制,推進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減存量,強化水土保持預防監督控增量,推動新時代水土保持工作高質量發展。
安徽貫徹落實“兩手發力”,出臺水土保持工程建設以獎代補實施意見,在六安市金安區、宣城市宣州區、池州市貴池區先行先試,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水土流失治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成功創建國家水土保持示范縣9個,示范建設項目、科技示范園等14個,位居全國第一方陣。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積6202平方公里,建成生態清潔小流域124條,水土流失面積和強度持續呈“雙下降”態勢,水土保持率達91.76%。
人為水土流失實現有效管控。安徽出臺了《安徽省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實施細則》,細化監管工作要求。制定了水土保持全鏈條全過程監管工作流程,統一全省監管工作標準。加強與交通、工信、能源、電力等部門協同監管,推動實現“管行業、管建設、管生產必須管水保”。落實以衛星遙感監管為基本手段、以重點監管為補充、以信用監管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加強對人為水土流失風險的跟蹤預警,推動實現“無風險不打擾、低風險預提醒、中高風險嚴監控”。
此外,安徽深化“放管服”改革,對開發區、城市建成區內生產建設項目全面實行水土保持承諾制管理,近70%的市場主體受益。實施階段性降低水土保持補償費“免申即享”政策,全省累計減免水土保持補償費2.5億元。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