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9月24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我省不斷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促進人民健康水平持續提升。2023年,全省人均預期壽命78.7歲,孕產婦死亡率6.15/10萬,嬰兒死亡率1.93‰,主要健康指標優于全國平均水平。
據介紹,我省緊抓機遇,先后獲批9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項目,其中4家已全面開診,5家邊建設邊運營,全部建成后將新增近萬張高水平專科床位。同時,優先在全省醫療資源薄弱、人口基數大、病患外流多的市縣,布局建設省級區域(專科)醫療中心,目前布局建設21個,已覆蓋13個市。
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持續推進,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看病就醫獲得感。2022年度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中,4家省屬綜合醫院位居前100位,取得歷史最好成績;省中醫院、太和縣中醫院分別位居中醫醫院第29、36位,省針灸醫院連續3年排名中醫專科醫院全國第1位。實施“35124”臨床重點專科建設,目前已獲批國家臨床重點專科31個,建設省級臨床重點專科254個、市縣級臨床重點專科922個。
我省是第一批全國綜合醫改試點省,2015年我省首創縣域醫共體,2019年創新緊密型縣域醫共體,提出“兩包三單六貫通”建設路徑,獲選2019年度全國十大醫改新舉措,改革經驗在全國推廣。目前全省共組建125個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實現59個縣(市)全覆蓋,服務人口3757.8萬人。2018年,銅陵市依托市立醫院在全國率先開展緊密型城市醫聯體試點。2023年,銅陵、合肥、蕪湖三市成功入選國家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試點。目前,全省16個市共建設城市醫療集團59個,覆蓋288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社區共建立“名醫工作室”283個。
縣級醫院綜合能力提升行動深入實施,持續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全省縣級三級醫院達68家,覆蓋44個縣(市)。全省達到國家服務能力標準的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360個、村衛生室10784個,171個鄉鎮衛生院達到二級醫院能力水平,創建社區醫院161個。實施“一村一名大學生村醫提升計劃”,2023年全省招錄9301人。
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有序推進。全省建有5個國家級、41個省部級中醫藥創新平臺,初步形成亳州“世界中醫藥之都”和六安、安慶大別山“西山藥庫”等產業發展集聚區。
“三醫”協同推進機制取得創新突破。2021年,金寨縣先行探索成立縣委衛生健康工作委員會,縣域醫療、醫保、醫藥重大改革事項集中統一管理、決策、調度,該做法入選2023年度全國十大醫改新舉措;目前全省已有26個縣成立縣委衛健工委,5個市實現全覆蓋。(記者 陶妍妍)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