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史洪芳)9月23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截至2023年底,全省定點中醫醫療機構2231家,97%以上的中醫醫療機構按規定條件納入醫保定點范圍。
省醫療保障局局長 金維加
2021年6月,省醫保局會同省衛生健康委(省中醫藥局)聯合出臺《安徽省醫療保障積極支持中醫藥發展若干政策》,涵蓋醫保全流程、全要素服務管理等內容,目前已取得積極成效。
我省支持中藥納入醫保。動態將我省在用的符合條件的中藥飲片、醫療機構制劑及中藥配方顆粒納入醫保支付范圍。截至2023年底,累計將83個中藥飲片、499種中藥配方顆粒、144個醫院中藥制劑納入我省醫保支付范圍。我省進入醫保的中藥配方顆粒品種數在長三角省市最多。
同時,改革中醫支付方式。在DRG/DIP付費改革中,對中醫醫院、中醫優勢病種、中醫藥項目給予系數或分值傾斜。在基層醫療機構適宜日間病床收治住院病種按病種付費中,將14個中醫病種納入實施病種目錄,促進基層醫療機構發展中醫適宜技術。試點中醫優勢病種按療效價值付費,對一些療效確切、花費較少的中醫優勢病種,在不增加群眾負擔的情況下,醫保支付參照西醫同病種給予一定比例傾斜。在此基礎上,今年7月1日起,全省推開“鎖骨骨折、肱骨近端骨折”等6個中醫病種按療效價值付費,讓中醫展優勢,患者少受罪。
對中醫中藥傾斜定價,落實國家醫保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于“中藥飲片加成不超25%銷售”相關規定,同時對公立醫院開展的“中醫辨證論治”等中醫醫療服務價格項目,明確在西醫診查費基礎上相應上浮3元,體現中醫藥從業人員勞務技術價值。
此外,支持中藥產業發展。2023年11月,省醫保局牽頭、聯合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10廳局印發《關于印發安徽省支持中藥配方顆粒產業發展的意見的通知》,通過開展“陽光采購”、動態擴大中藥配方顆粒目錄等方式,提高醫保支持力度。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