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數字經濟的興起,靈活就業、平臺就業和零工經濟等新就業形態逐漸成為就業新引擎。安徽各地因地制宜,不斷完善線上線下有機融合的服務工作體系,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提供更多可感可知、可達可得的貼心服務。
在馬鞍山市含山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的直播間里,主播曾先群正在進行一場助農直播。作為一名返鄉就業者,在這里,曾先群不僅學到了專業技能,也找到了職業歸屬感。
馬鞍山市含山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 主播 曾先群
賣的都是我們含山的產品,還是比較開心的。這邊也會定期(開展)對咱們員工的一個培訓,相信在以后,電商的行業越做越好。
在含山,農村電商經營主體以每年100家的速度遞增,依托當地資源稟賦,返鄉大學生、返鄉就業人員逐漸成為電商直播的主力軍。截至目前,含山縣共有電商經營主體大約1100家。
馬鞍山市含山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 負責人 王茴
我們園區舉辦多次農村電商專項的一個培訓,手把手、傳幫帶的方式,從0到1的幫扶。(2017年以來)累計培訓了60場,培訓了5000人次。
隨著平臺經濟的快速發展,新就業形態已成為勞動者就業和增收的重要渠道。今年37歲的王小逗是蕪湖市灣沚區六郎鎮人,打過工、創過業。隨著網約車行業逐漸興起,王小逗成為一名網約車司機。
蕪湖市灣沚區 網約車司機 王小逗
現在開網約車不僅能增加收入,而且時間很靈活,網約車的辦理很便捷,從注冊到辦好,一站服務,非常方便。
政策護航,保障新就業群體就業。蕪湖市灣沚區工會、社會工作部、交通運輸局等部門積極協調,探索建立適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權益維護工作的機制,為新加入的司機開辟綠色通道,提供考證、車輛上戶、平臺入駐等一條龍服務。
蕪湖市灣沚區總工會宣教部 部長 俞慧玲
專門成立了行業工會聯合會,從就業崗位、信息共享、技能培訓等方面服務從業者,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保駕護航。
暖心服務新群體,激發共建新活力。截至2023年底,全省累計建立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工會組織8020家、發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會員93.56萬人。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