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史洪芳)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10月15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以來(截至10月14日),安徽省安全生產實現了“兩降三無”:事故總量、死亡人數同比分別下降26.8%、21.3%,無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無重大消防火災事故、無重大森林火災事故。
今年汛期,面對先旱后澇、南澇北旱的復雜局面,長江、淮河和新安江三大流域繼2020年后再次全部發生超警洪水的嚴峻形勢,全省上下齊心協力打好防汛抗洪救災硬仗,高效處置黃山等市突發洪水險情災情,切實做好長江、淮河、巢湖安全度汛工作,確保了干支流堤防、水庫等重點防洪工程安全,確保了交通、電力等重要基礎設施運行安全,確保了災區安定和社會大局穩定。
安徽省應急管理廳廳長 周天偉
為最大限度保障安全,今年以來,省應急管理廳積極實施了一系列有效舉措。
圍繞安全生產,在全省范圍內形成督察、督導、明查暗訪“三位一體”的全覆蓋、常態化監督檢查體系,強化真督實查、壓茬推進、閉環管理。聚焦安全生產責任措施和全局性重點工作落實,對16個市及省直重點行業領域主管部門進行督察,自今年開始,5年為一周期,3年實現全覆蓋,2年進行“回頭看”。今年已完成2批對池州、宿州、蕪湖、合肥、阜陽、滁州6市和省交通運輸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的現場督察工作。聚焦階段性重點工作,每季度對16個市開展全覆蓋指導服務。目前已開展4輪,整治問題隱患4000余項。“一竿子插到底”排查整治風險隱患,每季度對明查暗訪發現的典型問題,制作專題警示片,強化警醒提醒。
責任制是安全生產的靈魂。安徽牢牢抓住責任制這個“牛鼻子”,擰緊責任鏈條,緊盯責任落實,構建“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和“三管三必須”責任體系。省委、省政府將安全生產納入省轄市季度工作評議,省安委會設立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專項領導小組,制定《安全生產“三管三必須”責任清單》及《實施意見》,厘清省直45個部門的256項安全生產職責。針對安全生產工作存在的問題,省安委辦每半年點對點向16個市印發工作提示函,推動解決重點難點問題。今年以來,發布預警提示15次、制發警示通報15件,督辦重大事故隱患1257個,提級調查和掛牌督辦事故11起。
基層一線是公共安全的主戰場,是應急管理最基礎的地方。圍繞“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將安全宣傳教育融入日常、抓在平常,創新實施“案例教育法”,制作警示教育案例500余例,開展進農村、進企業、進學校、進社區、進家庭“五進”和“安全生產月”活動,普及安全知識和應急常識。其中,把企業負責人、從業人員作為安全教育培訓的重中之重。
堅持把預防為主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從全局上、根本上、長遠上防風險、除隱患、保安全,建立以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為牽引的風險防控體系,深入分析近8年事故規律特點,形成全省安全生產“1+4”分析報告,繪制重點行業領域安全風險“一張圖”,實施煤礦、非煤礦山、道路交通、城鎮燃氣、建筑施工、危化品等37個重點行業領域安全專項治理,整治重大事故隱患9981項。聚焦群眾身邊的安全隱患,開展打通消防“生命通道”、房屋建筑、電動自行車、公路橋梁、有限空間、動火作業等專項整治,消除安全隱患42.9萬個。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