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以規范化建設推動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安徽省民政廳社會組織管理局近日牽頭起草我省《關于加強社會組織規范化建設推動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實施意見》),現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實施意見》明確重點培育、優先發展行業協會商會類、科技類、公益慈善類、城鄉社區服務類社會組織。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社會組織,前瞻性布局未來產業領域社會組織,支持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中部地區崛起等國家發展戰略的社會組織依法成立。適度放寬科技類社會組織成立登記條件和異地商會登記管理權限。培育服務縣域特色產業集群的產業協會。積極為吸引全國性、國際性社會組織總部或辦事機構落戶我省創造條件。
同時,在成立登記階段實行事先告知提示,避免發起人、捐資人盲目申請成立登記社會組織;在名稱審核、業務范圍審定時,按照明確、清晰、聚焦主業的原則進行把關,引導社會組織聚焦主責主業。
如何規范社會組織收費?《實施意見》提出,市場監管、民政等部門持續引導行業協會商會等社會組織規范收費行為,嚴格落實收費公示和明碼標價制度。對于強制入會和強制收費、利用法定職責和行政機關委托或授權事項違規收費、通過評比達標表彰活動收費、通過職業資格認定違規收費、通過培訓或評價發證違規收費、只收費不服務等行為,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根據《實施意見》,我省將探索建立登記管理機關、業務主管單位、行業管理部門和相關職能部門監管重點事項清單。民政部門會同相關部門持續規范社會組織評比達標表彰和論壇節慶展會等活動,常態化打擊整治非法社會組織;建立社會組織簡易注銷機制,破解“僵尸型”社會組織出清難題。并通過建立健全重大事項報告制度,提升年檢工作質量,創新監督管理手段等強化社會組織監督管理。
在積極引導發展方面,《實施意見》提出積極探索適應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要求的社會組織登記制度,細化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服務舉措,加強和改進社會組織薪酬管理,支持社會組織按規定享受免稅資格、公益性捐贈稅前扣除資格等優惠政策。
同時,加大扶持力度。制定社會組織孵化(示范)基地建設指導意見,探索設立社會組織發展專項基金。支持同行業、上下游產業領域社會組織通過注銷合并等方式進行重組,實現做大做強。優化社會組織等級評估機制,強化評估結果運用。此外,積極推動社會組織持續提升專業水平和服務能力,發揮自身特色優勢,更好融入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社會事務、社會治理等工作,助力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記者 檀美玲)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