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池州建投商發公用型保稅倉庫工作人員在企業辦公室錄入貨物銅精礦入庫信息,隨著“確認”按鈕被按下,合肥海關所屬池州海關工作人員通過海關作業系統立刻接收到了企業申報數據,隨即對保稅倉庫貨物入庫、出庫、庫存明細等信息開展比對審核。這標志著又一家“保稅+ERP”智慧監管模式在安徽落地。
“保稅+ERP”監管模式是什么?據悉,該監管模式是海關為適應數字化貿易新趨勢,創新海關保稅監管理念、制度和方式的重要舉措,也是合肥海關參與牽頭的全國“智慧海關”建設業務應用場景之一。
“該監管模式通過將海關監管系統與企業資源計劃系統(ERP)對接,實現數據的自動抓取,應用智能監控指標和模型,將企業數據與海關數據自動印證、交叉比對,從而精簡保稅監管程序性手續,實現順勢監管和協同監管?!焙戏屎jP有關負責人介紹,這一模式實現了海關對保稅貨物進、出、轉、銷、存全流程的動態監控,不僅降低后續盤庫和核查作業量,也大幅降低了企業的管理成本。此外,該模式的實施還將有助于海關將事后監控轉為提前預警,多角度檢查、印證企業守法狀況,提高風險感知和防范能力。
據統計,目前安徽省共有9家企業實施“保稅+ERP”智慧監管模式,其中倉儲物流企業5家,加工貿易企業4家。
“實施‘保稅+ERP’智慧監管模式后,我們就能享受月度免申報表的政策便利,每月的出庫量、入庫量、庫存數量都能線上統計,海關系統自動抓取數據對比,我們在未來辦理核銷時按實際庫存向海關辦理報核手續,避免了反復核對數據,也不用提供大量紙質材料,大大減輕了日常數據申報和程序辦理的負擔,實現企業省時省力、海關高效監管的雙贏。”池州建投商發公用型保稅倉庫負責人笪揚說。
池州海關副關長董譯非表示,將進一步深化“保稅+ERP”改革,適時擴大試點覆蓋面,讓更多企業享受到政策紅利,同時實施智慧便捷服務,不斷提升監管效能,為企業提供更加智能化、便捷化的監管體驗,助力安徽外貿高質量發展。
■ 記者 何珂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