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政--省內

安徽各地聚力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提質擴面—— 時代新風拂面來 文明之花遍地開

來源:安徽日報2025-03-26作者:

為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在淮南市鳳臺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鳳臺縣教育局的號召下,鳳臺縣第四實驗小學近日開展了以“孝老愛親傳美德 移風易俗樹新風”為主題的愛老敬老志愿服務活動。 張朵 攝

文以修人,明以清心。

近年來,我省立足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的工作目標,深推新時代文明實踐走深走實,全省各地緊緊圍繞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為引領,堅持高位推動,強化提質擴面,聚焦群眾需求,注重常態長效,奮力書寫“顯成效、站前列”的時代答卷。文明,業已成為各地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

成風化俗

培樹城鄉文明新風尚

“紅蓋頭,大花轎”“自行車婚禮”“電動車婚禮”“公交車婚禮”“集體婚禮”……這些創意足、低碳環保的新婚俗,如今在淮南市鳳臺縣已悄然成風,受到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擁躉與追捧。

推進移風易俗,弘揚文明新風,不僅事關黨風政風民風,更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近年來,鳳臺縣提高政治站位,聚焦問題根源,精準靶向發力,拿出“一抓到底”的韌勁,下足“低頭繡花”的功夫,積極探索創新工作舉措。如2025年春節剛過,為迎接春節結婚辦證高峰期,鳳臺縣向社會各界征集婚姻文化老物件,在縣婚姻登記處設立全市首個“婚姻文化”展示區,展示不同年代的結婚證書,“一切從簡,自主自愿”等婚姻文化標語,為來辦證的新人帶來獨特的婚姻登記新體驗,以此增強他們“婚事新辦,一切從簡”的新婚俗觀念。

培樹新風,貴在觀念革新。鳳臺縣強化黨建引領,依托覆蓋全域的266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線上線下同步發力,著力在轉變群眾思想觀念上發力,用好村規民約、紅白理事會等,突出群眾自治,引導群眾自我管理、自我約束。如針對高價彩禮、大操大辦等婚俗舊風,該縣組織志愿者小分隊開展基層調研,通過縣融媒體中心平臺矩陣,全媒體、立體化將《移風易俗倡議書》宣傳到各家各戶。同時,通過召開黨員干部和村民代表會、媒婆會、村支“兩委”會、黨員和村民代表表決會,將抵制高價彩禮通過村民自治辦法寫入《村規民約》張貼上墻,形成和諧的婚姻新風尚。

為進一步引導村和社區創新鄉村治理手段,鳳臺縣還創建積分兌換超市、“紅黑榜”等移風易俗治理模式,堅持將移風易俗工作與基層治理積分制有機融合,積極推行“德者有得”積分兌換制度,將居民日常行為量化成積分,把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小事不辦、杜絕高價彩禮、減輕人情負擔等移風易俗的內容納入“積分制”兌換范圍。以“小積分”換來“大文明”,以“小超市”撬動“大能量”。

在引領城鄉文明新風方面,全省各地別出心裁,頻出新招。安慶市望江縣創新推出“理事會長話新風”主題宣講活動,從各鄉鎮、村和社區挑選兩到三個村民理事會會長作為主講人,圍繞婚喪嫁娶、環境治理、文明祭祀等內容,打造由身邊人講述身邊事的百姓宣講項目,讓新觀念、新風尚入腦入心。蕪湖市南陵縣以文明實踐為切入口,進百姓門、幫百姓忙,通過板凳會議、涼亭議事、“業主圍爐煮茶”等形式,征求群眾自治事項意見,倡樹文明婚俗新風。六安市葉集區挖掘區域文化資源,擴大紅色文化的傳播力、影響力,成立“紅白理事會”“網格議事會”,修繕“新風堂”,打造老百姓的“會客廳”,明確酒席規模、禮金規格,有力有效杜絕了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的現象。

增點擴面

共建幸福鄰里新典范

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建設是前提,用好是關鍵。

鳳臺縣統籌現有公共文化服務資源,搭建新時代文明實踐的“線下、線上”雙平臺。著力“線下”陣地建設,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個、文明實踐所16個、文明實踐站250個。同時,在窗口單位及重點公共場所,廣泛設立有人員、有項目、有管理的實踐基地18個,實現中心、所、站、基地四級網絡全覆蓋,構建了點多面廣、功能完備的“15分鐘新時代文明實踐服務圈” ,在布局分散或人口較多的自然村,充分利用閑置校舍、祠堂、廣場等場所,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點,形成“一站多點”陣地體系。

鳳臺縣打破文明實踐政府唱“獨角戲”的慣性思維,依托各文明實踐所站,設立村民議事廳,建立“百姓說事”制度,形成了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的文明實踐生動格局。

能合則合、應擴則擴、宜融則融。全省各地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步子越邁越大,路子越走越寬。

如今在六安市葉集區,“來了不想走,走了還想來”這句流行語已成為該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的生動寫照和溫暖注腳。2004年,葉集區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點鏈接成黨和群眾的“連心橋”,在城鄉探索“一站三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綜合體,以“鄰里”為主體,以滿足群眾多元化需求為導向,按照既便于辦事、又適于休閑的高標準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公共服務空間,嵌入理發、裁剪、家電維修、洗衣等便民服務項目,開啟“8+N”小時便民服務,切實讓城鄉基層文明實踐動起來、實起來、熱起來。

蕪湖市南陵縣充分發揮文明實踐在傳播主流價值、涵育文明新風、豐富文化生活方面的重要作用,將文明實踐中心與融媒體中心、政務服務中心的功能有機融通,把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建設成了城鄉群眾的精神家園、紅色田園、五彩花園、和諧樂園、暖心庭園,創造性推行“五園”一體的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

淮南市田家庵區通過整合黨群服務中心、文化館、圖書館、青少年活動基地等公共文化場所,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陣地建設提檔升級,一個場所實現多種功能、共享使用。積極打造普惠性、特惠性、互惠性文明實踐項目210個,聚焦一老一小重點群體,培育了“幸福敲門”、“銀齡學堂”、“鑼鼓”宣講、心愿墻、“星星家園”等一系列文明實踐項目,不僅滿足了群眾的多元化需求,還提升了文明實踐工作的影響力和吸引力。

聚合資源

擦亮區域文化新名片

新時代文明實踐,重在文化和資源的深度挖潛。

鳳臺縣是一個有著三千多年積淀的淮河歷史古城,資源富集,文化厚重,擁有花鼓燈、推劇、“火老虎”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推進移風易俗過程中,鳳臺縣不斷創新形式與載體,巧借“民俗”促“易俗”,與鄉村振興戰略五大要求中“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這三條線直接融合,借勢縣內“非遺”傳統推劇、花鼓燈、大鼓書等民俗民藝,組建志愿服務隊伍,通過民間民俗文化義演,環保周末行,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進鄉村、進社區、進校園,把民俗文化搬入群眾的尋常生活中,用家鄉人講家鄉事,說家鄉情,在鳳臺城鄉已成常態,真正將新時代文明實踐以文化人、成風化俗的作用落到了實處。

南陵縣借助縣域內“青銅文化”“三國文化”“盛唐文化”“紅色文化”等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持續為新時代文明實踐加碼賦能。該縣依托“五園”新載體,充分挖掘南陵地方紅色資源,依托革命舊址和事跡先后建成縣革命歷史陳列館、李家發烈士紀念館、新四軍土塘軍部陳列館等紅色教育陣地,聯合制作《紅色南陵》系列動畫片、《戰斗英雄李家發》《父子嶺上》等專題紀錄片,編寫出版圖書《新四軍軍部在土塘》,線上線下傳承紅色基因,將紅色文化、紅色精神浸潤到基層末梢。

為了更好地發揮牽頭作用,葉集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整合多方資源,聯合區文化館挖掘特色項目,打造“藝學堂夜校”公益項目、“周末哈哈笑”劇場等,切實讓城鄉基層文明實踐動起來、實起來、熱起來。望江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每年初制定“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計劃表,基層所站可結合自身實際,制定每月活動計劃表,活動選擇上重點圍繞傳統節日展開,注重發掘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不僅弘揚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加了節日氛圍,也帶給群眾美的體驗。

響應時代召喚,不負人民期盼。

在廣袤鄉村的田間地頭,在書聲瑯瑯的美麗校園,在企業園區的火熱工地……文明觸角深植每個角落,文明馨香浸潤群眾心田。一個個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如同基層戰斗堡壘,凝聚著文明力量;一支支志愿服務隊,如同流動風景線,引領著文明風尚;一張張溫暖笑臉,如同亮麗名片,展示著文明形象。一幅提質擴面、全域推進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圖景,正在安徽大地上徐徐舒展。

■ 安徽日報報業集團全媒體記者 孫驥 通訊員 徐艷友 朱敏


責任編輯:王振華

更多24小時新聞排行
更多專題推薦
更多視頻
Copyright?中共安徽省委《江淮》雜志社版權所有皖網宣備090008號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8001726號-2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紅星路1號省委辦公廳服務樓8樓聯系電話:0551-62609367郵編:230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图片激情小说| 色综久久天天综合绕视看| 国产精品国语对白露脸在线播放 | 欧美午夜精品久久久久免费视| 免费国产在线观看不卡| 能播放18xxx18女同| 日韩av无码成人精品国产| 亚洲导航深夜福利| 浪荡欲乱之合集| 国产人妖cd网站| 99热国产在线| 女邻居掀开短裙让我挺进| 中文字幕中韩乱码亚洲大片| 日本一道一区二区免费看| 九九久久久久午夜精选| 欧美6699在线视频免费|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 欧美精品v国产精品v日韩精品| 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 | 男女激情边摸边做边吃奶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 www.亚洲成在线| 国产精品女人呻吟在线观看 | 日韩国产第一页| 久久精品成人欧美大片| 最新电影天堂快影eeuss| 又粗又硬又大又爽免费视频播放| 青春草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女人高潮抽搐喷水免费视频| 人人洗澡人人洗澡人人| 国产第一页在线观看| 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多p对白交换绿帽| 1000部又爽又黄的做黄禁片| 少妇高潮惨叫喷水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久久综合| 成人爽a毛片在线视频网站| 中文字幕影片免费在线观看| 无码AV中文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无码日韩欧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