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全省生產總值同比增長7.7%,高于全國1.3個百分點。較近年來全省生產總值增速持續保持在8%以上,這一增幅有所放緩,但符合年初7.5%至8%的預期。與此同時,首季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1%,創近5年同期新高,居全國第六位。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17.9億元,同比增長11.1%,居全國第一位。全省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幅均居全國第二位。
“總體上看,一季度全省經濟繼續運行在合理區間,延續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省統計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趙金寶說,特別是3月份以來積極因素逐漸增多、市場信心得到明顯改善,為全年經濟穩定健康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穩中有進勢頭延續,質量效益穩步提升
“農業、就業、物價均保持穩定,這是經濟運行開局平穩的大基調。 ”趙金寶介紹,今年國家首次將就業優先政策置于宏觀政策層面,一季度全省就業形勢穩定,全省城鎮新增就業22.5萬人,增長3.7%,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35.7%。而首季全省CPI同比上漲1.6%,低于全國0.2個百分點。農業生產數據顯示,受非洲豬瘟疫情影響,首季生豬出欄下降8.1%、豬肉產量下降7.5%,形成了一定的物價上漲壓力。但目前糧食在地作物長勢較好,水產品、蔬菜等重要農副產品產量均保持平穩上漲,是穩定供應和價格水平的有利因素。
穩的大勢下,進的勢頭也在延續。經濟運行質量效益穩步提升。在大規模減稅降費大勢下,首季全省財政收入1615.7億元,增長9.3%,增幅比全國高3.1個百分點。 1月至2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3.7%,居全國第8位,中小企業利潤增長19.2%、同比提高7.2個百分點。
“3.7%的工業企業利潤增幅看上去不高,但這是在全國23個省(市、區)工業利潤增幅下滑的局面下取得的,可以說是來之不易。 ”趙金寶說。
質量效益的提升,顯示出經濟運行新舊動能正在加快轉換。
盡管經濟運行存在下行壓力,但創新創業的熱情涌動。首季全省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19.3萬戶,增長35.2%。其中,新登記注冊企業7.4萬戶,增長43.3%;新登記注冊個體工商戶11.7萬戶,增長31.4%。與此同時,創新優勢也正在向產業優勢加快轉化。規模以上工業中,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3.3%、同比加快1.2個百分點,對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長貢獻率由去年同期的52.5%提高到58.1%。商業模式創新也迸發出新的活力: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中,“線上+線下”融合企業實現商品零售額增長46.6%。創業創新創造為經濟平穩運行匯聚了更廣泛的動力源泉。
積極因素不斷增加,市場信心明顯改善
“適時適度實施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主要宏觀經濟指標保持在合理區間,市場信心明顯提升。 ”這是4月19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對當前經濟形勢的判斷,在我省的經濟運行中也得到充分體現。
一季度,我省制造業PMI連續4個月處于擴張區間,3月份為51.5%、比2月份上升1.2個百分點,比全國PMI高1個百分點。服務業企業的經營信心也得到明顯提振,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對二季度經營狀況預期指數為64.4%,比一季度上升3.6個百分點,處于較高景氣區間。
從市場需求層面來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扭轉1、2月份同比下降的格局,3月份同比上漲0.4%。其中,采掘工業價格上漲1.6%,原材料工業價格上漲0.2%,而處于產業鏈下游的生活資料價格同比漲幅也達到0.5%,顯示出PPI走勢更均衡更健康。
市場需求改善、市場預期向好,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特別是流動性保持合理充裕,金融供給側改革的深入推進,為實體經濟提供了“活水”。 3月末,全省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4.19萬億元,增長14.8%。其中人民幣貸款余額4.12萬億元,增長15.3%,同比加快2.2個百分點,為近20個月來最高增幅。一季度貸款余額新增加2257.1億元,比去年同期多增加980.3億元,市場資金面明顯改善,對于改善企業經營環境、提振經營信心發揮了重要作用。
去年四季度以來大力支持鼓勵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效應也逐步顯現。一季度,民間投資增長12.3%、高于全省4.2個百分點,占全部投資比重由去年同期的63.9%提高到66.4%。
4月19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強調,要有效支持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發展,加快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引導優勢民營企業加快轉型升級。宏觀政策暖意融融,市場主體信心增強,經濟運行積極因素正在不斷積累,有利于進一步提振全省二季度及全年的經濟運行走勢。
發力補短板增后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辦法穩需求
在趙金寶看來,當前制約經濟穩定增長的因素仍然較多,比較突出的就是部分優勢行業生產下滑、投資后勁不足等。
一季度,全省汽車產業產量同比下降11.1%,受汽車產業總體低迷影響,汽車輪胎外胎產量下滑32.9%。家電行業中,家用電冰箱產量同比下降3.6%,彩色電視機產量同比下降7.1%。
從投資看,一季度,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1%,呈現逐月加快態勢,新開工投資項目數也轉降為升,由去年同期下降57%轉為增長10.2%,完成投資由下降40.7%轉為增長33.6%。但是受基建、房地產投資增長放緩拖累,投資增長仍顯乏力。
4月19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注重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辦法穩需求”,這為破解當前經濟運行的制約因素指明了方向。以汽車行業為例,盡管目前全國汽車行業總體處于下行局面,但是近期氫能源燃料電池汽車的產業化明顯提速,與此同時,華為宣布進軍汽車行業也表明汽車的智能化與網聯化發展正在拓展廣闊新空間,這些都是供給側的技術進步為行業帶來的發展新機遇。
“汽車行業的發展盡管遇到了一些問題,但是我們堅信通過技術升級、品質升級、品牌升級,通過產品本身的升級換代能夠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 ”江淮汽車董事長安進說,江淮汽車已經成立新技術研究院,積極拓展技術進步帶來的成長空間。
4月17日召開的省政府常務會議在部署推進投資項目建設時提出,要更加重視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充分發揮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性作用。在補短板、增后勁上持續發力,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辦法穩需求,全省經濟運行就會不斷積蓄更強勁的發展動力。(記者 胡旭)
責任編輯:王振華